【我奋斗 我幸福】 爱岗奉献 无悔青春
王量,男,1983年出生,毕业于新疆石河子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于2007年8月通过阜康市人事考试,在阜康市人民医院工作至今,曾在医院下属社区门诊、内科病区、消化内镜室工作。
敬业就必须有过硬的本领
王量始终认为,作为一名医生,只有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才能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从而赢得患者的信任与认可。因此在自己的日常工作中,他始终不断学习,苦练过硬的基本功,扎实本专业理论、操作,再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疗法,进一步了解内科疾病发展的新动态,积累新经验。在这几年临床诊疗工作中,他发现消化系统疾病患者人群逐年增加,其中不乏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等,这类疾病发病隐匿性高,导致多数患者临床症状出现时,多为中晚期,因此治疗效果不理想,生存期短,使患病家庭负载悲痛,这种现象是每一位临床医生最不想见到的,2014年王量申请前往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消化科进修半年,在此期间全面系统的学习了消化系统疾病常规诊疗及急危重症的抢救,并顺利拿到消化内镜操作证。2015年阜康市人民医院引进更为先进的胃肠镜诊疗设备,使胃镜、肠镜检查、早癌筛查顺利开展,自此阜康市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可在家门口完善相关检查,避免了奔波之苦;2016年王量积极与麻醉科合作,开展无痛胃肠镜检查,不仅减轻患者检查痛苦,同时大大提高检查阳性率,全年发现消化道肿瘤患者20余例,通过早期手术,大大延长患者生存期,经过两年的经验积累,王量在2017年与乌鲁木齐市肿瘤医院协作,开展内镜下异物取出术、镜下止血、内镜下息肉切除等多项新技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加上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他被越来越多的患者称赞,成了医院的业务骨干。
和每一位临床医生一样,王量每天都是提前到医院,先为危重病人查房,评估并交代病情,随后匆忙赶去胃镜室,因为他知道胃镜室门口早已有很多等待检查的患者,为了配合检查,很多患者都是从前一晚开始禁食禁水,其中也不乏高龄患者,王量经常换位思考:“我得尽早到达岗位,患者等的着急,身体也扛不住啊”,常常做完所有病人的检查已经2点多了,王量还要再返回病区继续查房,因为早晨病情较稳定的患者还没查完房,他每日都是如此,忙忙碌碌已经成为了生活当中的一种习惯。
古语有云,医者父母心,让患者痛苦而来,微笑而归一直是王量服务和工作的宗旨,对待患者总是不厌其烦,有上了年纪的、脑梗塞后遗症的患者,他亲自帮助他们翻身,脱鞋,在大内科的急救中,尤其消化系统大出血患者,他不怕苦,不怕累,积极抢救的同时,还要耐心的做患者家属的思想工作,救治每一条生命都使他的灵魂得到升华,也使他更加爱惜自己的工作岗位。
团队强才是真的强
在对待同事关系上,王量与科里的医生经常沟通,有不明白的问题他总是虚心向同事请教,在日常生活中,他对待同事就像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科里女同事多,每逢节假日他总是自告奋勇要求值班,让同事可以回家和亲人团聚,在业务上,他手把手把胃肠镜检查技巧传授给年轻的医生,在思想认识上,他引导新入职的年轻医生意识到自己从事的行业是与人的生命打交道的工作,虽然工作量大,工作环境差,却是非常有意义的职业。王量经常教导科室医生:自己工作多做一些、做好一些,患者的痛苦就会减轻一些。
成绩永远属于过去,未来任重道远。在前行的路上,王量永远是一个探索者,一个对医疗工作无比热爱、对医疗事业无比执着的追求者。他知道自己做得还远远不够,只有继续努力,不断进取,才能把工作做的更好,为更多的患者减轻痛苦,正如他自己所说“我是一个普通的人,我要感谢我的职业,是它让我知道如何平等、善良、真诚地对待每一个生命,奉献让我更加快乐,奉献与追求是我工作中永恒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