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奋斗 我幸福】展巾帼英姿 树企业形象
王玉芝,今年48岁,在阜康环卫一线已经工作了6年。虽说不是工龄最长的,却是同事公认最能吃苦的。不管春夏秋冬,无论酷暑严寒,环卫工作的酸甜苦辣没有改变她的初心。在平凡的岗位上,王玉芝始终心存感恩,倍加珍惜工作岗位,传承着环卫工人无私奉献的风范,用朴素的行动实现人生价值。
为了提升阜康市主要街道的保洁质量,王玉芝经常在完成一天的工作任务之后,还要再骑自行车一一检查一番。发现个别地方有没清理干净的垃圾,她就赶紧拿起扫把扫干净再下班。日子久了,干活留下“小尾巴”的那些同事慢慢改了毛病,工作自觉点儿,干的好一点成了大家共同执行的标准。
除了认真,让大家打心底里佩服的是王玉芝对工作的无条件、全天候的执行力,一年365天不管是双休日、节假日、不分白天黑夜,只要一个电话王玉芝总是能随叫随到。
2015年9月,正是阜康迎接国家园林城市验收的关键时机。每天早上6点半上班,做完自己的本职工作,10点到转运站打磨、粉刷垃圾箱,干不完的活儿排着队等着她,王玉芝却没抱怨一声,咬着牙坚持。
滨湖游园建成开放时,每天游人如织,随之产生的垃圾成倍增加。人手不够,垃圾又多,城市要想靓丽,全靠大家加班。环卫队伍里女同志多,或多或少家里都有些大事小情,有人请假,她便自告奋勇去顶班。那段时间,回到家里,王玉芝脚肿得连鞋都脱不下来,她嘴里“丝丝”的吸着气,自己擦点药揉揉,第二天又坚持工作。她常说:“环卫工作是城市的“窗口”,作为环卫工人,我的职责就是要把这个“窗口”拾掇得干干净净,擦得亮亮堂堂。”
对待工作,王玉芝绝对算是优秀员工;面对家庭,王玉芝坦言“自己欠账太多”,算不上一个好妻子、好母亲。多年来,家人的支持让她在感动中体会着幸福。女儿小的时候,每次带她去公园,王玉芝都习惯性地将路边的垃圾随手捡起来放在方便袋里,遇到垃圾箱再倒进去。女儿不解,问妈妈:“别人能随手扔垃圾,为什么我们不可以?那么脏干嘛还用手去捡?”王玉芝告诉女儿:“环卫工人一天那么辛苦,我们随手的一个举动有可能帮助她们早点下班。”女儿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从小的耳濡目染,女儿养成了保护环境的好习惯,一看见同学乱丢垃圾,就会上前制止。当有人问及妈妈的职业时,她总是自豪地说:“我妈妈是“城市美容师”。
王玉芝是个热心人,谁家有困难,她主动伸把手;同事生病,她就主动把别人的工作接过来。相互体贴,相互支持,同事之间亲如姐妹,团队之间满是温情。王玉芝经常说:“只要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们的城市就会越来越干净。”(稿件来源 住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