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阜康:火红石榴籽殷殷团结情
中华民族一家亲,
热爱祖国大家庭。
......
同饮雄伟天山雪水,
世世代代不离分。
像石榴籽一样拥抱,
迎接美好的前程。
近年来,阜康市持续巩固提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果,着力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体系,培育选树沙尼汗、白生年等一批自治区民族团结先进典型,激励各族干部群众珍爱和守护民族团结,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他们的事迹在各大媒体广泛报道,形成了浓厚氛围。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这一段段没有血缘却最动人的亲情。
永远做老人们的贴心“小棉袄”
阜康市阜新街道文化路社区沙尼汗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沙尼汗•艾塔木
大家好!我叫沙尼汗•艾塔木,今年59岁,是阜康市阜新街文化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
我22岁嫁到阜康市的时候就在文化路社区安了家,一直和婆婆住在一起。婆婆好客,爱热闹,周边的老人都喜欢到我家里来玩。1995年,得了很多年风湿病的婆婆瘫痪了。我把婆婆当亲妈照顾了17年,婆婆98岁那年去世了,她说“享了我的福”,周围邻居说“沙尼汗,你真不容易”,可我觉得没有把婆婆照顾好。
可能是看到我对婆婆的孝心,2010年,社区干部找到我说,想在我家成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让我负责照顾周边的空巢老人,我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因为周边的老人基本上都是我的长辈,平时没少帮我们。我也吃过低保,社区给了我们一家很多关心帮助,现在该我回报他们了。
文化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就这样在我家挂了牌,我负责每天中午给空巢老人做饭,最多的时候我家有36位老人,汉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各个民族都有,年纪最大的90多岁,最小的60多岁。一顿饭要做两大锅抓饭,拌一大盆凉菜。老人们在我家吃饭、打牌、唱歌、跳舞,老人们笑,我也跟着乐;老人说茶凉了,我赶忙换上热茶......他们在我家过得开心,我就觉得安心。
人多了,难免众口难调,我就尽量想办法满足。做拉条子,有人不爱吃棍棍面,我就给拉成片片;不吃芹菜,我就给炒白菜;有的老人吃饭不按时按点来,我就给他留着饭,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热,只要老人满意,我麻烦点没啥。
一次,我给85岁的张桂英老人上门去送饭,老人颤颤巍巍地从柜子里拿出一双布鞋让我换上,她说:“丫头,辛苦你了,这鞋舒服,你穿上脚就不疼了。”一听这话,我当时就哭了。现在张桂英妈妈已经去世了,这双鞋我一直没有舍得穿,看到这双鞋我就提醒自己:要把老人照顾好。
和老人在一起这些年,丈夫库尔班是我最大的后盾。为了完成好社区交给我们的任务,库尔班腾出了家里的7间房子,停了卖羊肉的生意,把房子的墙刷得白白的,院子铺的平平的,骑着三轮车早出晚归,买菜买肉,给老人端茶送水,一心一意地支持着我。
2015年,库尔班检查出患了胰腺癌,我到处想办法凑手术费。老人们知道后,给我送来了2万多元,捧着这钱,我哭了。
2016年5月6日,库尔班永远的离开了我。去世前,他对我说的最多的话是:“沙尼汗,你一定要照顾好这些老人!”料理完丈夫的后事,我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小院,推开院门,几十位老人齐刷刷地站在院子里等我。他们说:“库尔班走了,还有我们。”
在人生最难过、最痛苦的时刻,88岁的黄妈妈搬过来跟我一块儿住。很多老人主动帮我做饭、洗碗、打扫院子,用无声的爱把我从失去至亲的悲痛中解脱了出来。
2017年,阜康市要对文化路的平房区实施棚户区改造,我的家也在拆迁范围。本以为我和老人们的缘分就要到此结束了,阜康市投资了150多万元,在我家对面新建了一个沙尼汗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占地一亩多,休息室、活动室、餐厅齐全得很,我和老人对这个新家非常满意。
我和老人们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各单位的志愿服务队经常来这里打扫卫生、为老人们检查身体、表演节目,逢年过节还为老人们送来慰问品。社区还会举办“百家宴”,把辖区的各族老人聚在一起,你跟我学炸散子,我向你学包粽子,大家在一起分享美食,欢度佳节,共享家的温暖。
2016年12月12日,我的家庭被授予首届“全国文明家庭”荣誉称号,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今年11月5日,我又获得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再次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接见。我是一个普通人,只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国家却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俗话说:女儿是父母亲的小棉袄,我要永远做老人们的“小棉袄”,陪着他们幸福的度过晚年。
我们是分不开的好兄弟
阜康市水磨沟乡水磨新村 白生年
白生年:大家好,我叫白生年,今年58岁,家住阜康市水磨沟乡水磨新村。这位是我的哈萨克族好兄弟叶尔包拉提。50多年前,我随父母从甘肃搬到当时的水磨沟牧场山泉中心村,和叶尔包拉提一家成了邻居。几十年来,我们朝夕相处,互相帮助,已经成了离不开的好兄弟。
叶尔包拉提:大家好,我叫叶尔包拉提,今年42岁,是阜康市水磨沟乡水磨新村的村民。白大哥是个能人,电焊、砌墙、装暖气、修水管,样样都会。白大哥还是个特别热心的人,不管哪个乡亲找他帮忙,他从来没有说过一个“不”字。在我们村,四五十岁的人都把他叫大哥,威信高的很。
白生年:我七八岁的时候就跟着叶尔包拉提父母放羊,跟着他们学会了说哈语、弹冬不拉,叶尔包拉提的父母跟着我的父母学会了种地。叶尔包拉提从四五岁就跟着我上山追兔子,下河抓泥鳅,可以说是我带他长大的。
叶尔包拉提:是的,小时候我们一群巴郎子跟着白大哥玩,长大了跟着他搞养殖、种地、打工。白大哥经常听广播看报纸,懂得多,信息也灵通,好多国家的惠民政策、致富信息都是白大哥用哈语给我们宣讲了以后才知道的。
白生年:我们以前住的村叫山泉村,这个村子在山里面,地不多,交通也不太方便。叶尔包拉提是个攒劲小伙,因为父亲瘫痪了14年,媳妇得了肾病,挣下的钱都看了病了,还欠了许多账。我想着光靠养牛羊,啥时候才能改变他的生活,得想办法干点别的。我就帮他开了农家乐,再做点贩牛贩羊的生意,慢慢的叶尔包拉提缓过劲来了。
叶尔包拉提:2008年,乡上计划把我们住在山里的牧民全部搬到山下面去。我对当时的生活挺满足的,不想搬。
白生年:乡上的干部就让我给做工作,说叶尔包拉提是你兄弟,肯定听你的话。我就给叶尔包拉提算账,国家在定居点上给咱们盖安居房,水电暖通好,8万多块钱的房子,咱自己只出3万就能住进去。还人均给划了10亩饲草料地,每人每年还有9000块钱草场补贴。这么大的红包你不要吗?
叶尔包拉提:白大哥说:山上没有医院,看不上电视,交通也不方便,你父亲去世早就是因为看病不方便,现在你妈身体也不是太好,就算是为了老人看病,孩子上学,你也得往下搬!
白生年:2009年第一批房屋盖好以后,我第一个就搬下山了,叶尔包拉提也紧跟着搬下来了。国家的一系列惠民政策全部都享受上了,叶尔包拉提还开了个小卖部,冬闲的时候去城里打工,一天能挣二百多,现在的生活有了大变样。
叶尔包拉提:刚搬下来的时候,我想在院子里搭个凉棚。白大哥二话没说就把自己家的电焊机搬到了我的院子,他负责焊,我给他打下手。顶着将近40度的大太阳干了大半天,白大哥的衣服都让汗湿透了。凉棚建好了,白大哥的眼睛让电焊打下了,肿的像个桃子,什么时候想起来这事,我的心里都过意不去。
白生年:过了两年,叶尔包拉提养的牛羊越来越多,现有的圈装不下了,我经常在外面干基建的活,认识的人多,他让我帮着找人再修个羊圈。我就说:“哎,兄弟,我就是一个大工,再找几个小工搭把手,几天就修好了,你又不是大老板,花那多余的工钱干啥?”
叶尔包拉提:第二天,白大哥就带着人来开工了,干了9天,给我修了个大羊圈,谁看了都说这活儿干得漂亮。算下来,白大哥帮我省了5600多元。我有三个孩子,大的上初中,去年老二上小学了,每月的生活费和交通费都是白大哥负担。他说,我先把老二管到小学毕业,如果到那时你条件好了你管,条件不好我就管到初中毕业。
白生年:你的孩子就是我的孩子,这大佬是白叫的吗?再说你给我的文化大院拉了那么多次货,啥时候要过运费?咱们是一辈子的好兄弟,一家人不要说两家话。
叶尔包拉提:几十年过去了,我和白大哥的感情已经没办法用语言形容了,在我们新疆,像我和白大哥这样各民族团结一心,互相帮助的故事多得很,大家在一起不分你我,我们就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两家三代的民族团结情
阜康市准东街道雪莲花路社区 吉娜斯坦·阿布力米提
吉娜斯坦:大家好,我叫吉娜斯坦·阿布力米提,今年51岁,来自新疆阜康市,这是我的好姐妹王岩,40多年了,我们两家就像一家人一样,从不分你我,亲如一家,有开心的事我们两家人一起庆祝,悲伤的事大家一起共渡难关。
王岩:大家好,我叫王岩,今年48岁,是阜康市一名个体户。我和吉娜斯坦姐姐可以说是情同手足,我们两人的母亲年轻时在阜康市印刷厂工作,她们通过工作认识后关系越来越好,我们六七岁的时候,两家就经常在一起吃饭、玩耍,互相帮助,几十年了,就像亲姐妹一样。
吉娜斯坦:印象最深的事,记得我15岁那年,我爸爸意外事故去世了,我妹妹当时才2个月,还不到100天,弟弟7岁,我妈妈当时身体也不好,她又当爹又当妈,日子过的非常紧。在我们家最困难的时候,王岩一家人经常到我们家来看我们,问家里有没有吃的、穿的,经常给我们家送来米面油,在我们一家人最伤心难过的时候给了我们温暖。
王岩:我一直从事个体生意,二十岁的时候我开了个小糕点房,刚开始的时候生意也比较好,来的人也比较多,吉娜斯坦那时候还在上学,她周末休息、放假了都来我店里帮忙,让我有时间去外面采购原材料。过了一段时间,市里糕点房越来越多,生意不好做了,我本来都打算转行了,但是吉娜斯坦姐姐就一直鼓励我坚持开下去,在那段最难抉择的时候一起帮我想办法、找出路,经过多年的努力,现在我的店在阜康市也小有名气,生意非常好,现在一年的利润都在十几万元。借此机会,我也想真心的对我的姐姐说句,谢谢姐姐,是你一直支持、关心着我,我才有了干事创业的动力。
吉娜斯坦:2011年的时候,我妈妈生了重病,卧床不起,当时我正在单位上班,工作很忙,没时间照顾,岩岩知道后,每天在我上班的时候她就到我家照顾我妈妈,我下班了她才回店里照看生意,还给我妈妈经常买保健品、水果,只要是她听说什么能增强老人抵抗力的她都自己买来给老人吃,印象最深的是,我妈当时给王岩说,‘你比我丫头照顾的还好’。当时真的既心酸又感动,一方面自己没有履行好做女儿的职责,没有时间照顾病重的母亲,另一方面感动,我有这么好的妹妹,放下生意替我履行照顾母亲的义务。
王岩:在我们两家人眼里,就觉得她的父母就是我们的父母,我的父母也是她的父母,这些我觉得都是应该的。我有两个女儿,孩子们上小学、初中、高中的时候,尤其在寒暑假的时候,我生意忙,两个女儿基本都是在吉娜斯坦姐姐家吃饭、写作业,还给她们辅导作业,孩子放她们家,我们全家心里都踏实、放心,根本就不用操心孩子的事。孩子经常给我说,吉娜斯坦阿姨做的饭菜比我做的香,到现在也一样,孩子们都大了,还经常给吉娜斯坦打电话,阿姨什么时候做拉条子、做抓饭,我想去吃。
吉娜斯坦:我们家是两个儿子,她们家两个女儿,年龄相差不大,都在同年级上学,我和王岩多年的关系,他们看在眼里,所以孩子关系也非常好,我儿子数学比较好,他会主动给娇娇讲数学,娇娇的英语比较好,经常带着我儿子背单词、练口语,他们也在相互学习、相互提高。
王岩:每年过春节,我家都会把吉娜斯坦姐姐一家人请来,一起包饺子、放鞭炮,或者一起出去玩,热热闹闹的迎新年。古尔邦节,我们一家四口也到她家去,一起煮肉、炸馓子、喝奶茶,高高兴兴一起过节。
吉娜斯坦:40多年了,到孩子们这一代,我们两家这种深厚的感情已经延续到第三代了,我相信,我们两家这种感情会像天山雪松一样,根连根的一直延续下去。我们两家这种情谊只是一个点,在我身边还有很多像我们这样的家庭故事,我们不分民族、相互尊重、相互帮助,亲如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