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康市靶向发力激活村集体经济新引擎
近年来,阜康市锚定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以组织保障为根基、资源禀赋为依托、多元路径为突破,通过党建引领、产业创新、人才培育综合施策,全面激发村集体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资料图
坚持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作为强化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关键抓手,建立“市级统筹、镇级主抓、村级落实”的责任体系,44名县级领导干部带头包抓6个乡镇、4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带动各党委(党组)班子成员全覆盖联系61个行政村,形成纵向贯通、责任明晰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及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结合各村自身特质与优势条件,围绕“原始黄金”乳业、“喜多宝”番茄等龙头企业,推行“党支部+合作社+产业链+农户”“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多种模式,推动村集体与群众收入实现“双增收”。
资料图
聚焦资源整合与模式创新,实施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收计划,认真落实昌吉州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扶持政策,统筹政策、资金、项目、人才、平台五大资源向农村倾斜。探索“土地托管”“跨村联营”“共享菜园”等多元发展模式,投入各级扶持资金791余万元,实施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13个。深化党建引领乡村产业振兴行动,整合项目、资金、人才等方面资源,形成上下联动、多方支持、齐抓共建的工作局面,实现集体经济收益与群众增收“双提升”。
资料图
实施乡村人才行动,吸引150余名返乡青年及大学生投身乡村建设,建立“理论+实践”双轨培养机制,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科技宣讲30余场次,覆盖群众3000 余人次。结合昌吉州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智囊团·县市行”活动,邀请市级农技专家、乡土人才、合作社负责人及产业带头人现场授课,重点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队伍,提升群众技能水平和创业能力。通过政策扶持、典型引路,形成“人才返乡、技术赋能、产业孵化、集体增收”良性循环,为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 保障和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