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方寸地”变身乡村“增收园”
今年以来,阜康市城关镇大西渠村以党建为引领,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创新打造“共享菜园”新型农业经营模式,走出一条“党建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乡村振兴新路径,让“方寸地”变身“增收园”,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活力。
张鹏 摄
5月7日,在大西渠村共享菜园里,市民刘玉花在自家认领的菜畦将葱苗栽进土壤。“我以前用花盆给孩子种油白菜、菠菜,面积太小。现在共享菜园给了我们好机会,能亲手种纯天然蔬菜,盼着今年大丰收!”刘玉花笑着说。
这片30亩的共享菜园,曾是闲置撂荒地。如今,通过“党建+合作社+农户”模式,这里已蝶变为“农耕+休闲”乡村旅游综合体,划分出蔬菜采摘区、亲子种植区、露营烧烤区等功能板块。
“年初我们就计划盘活这块地,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当时有争议,我们就带大家去周边观摩学习,回来大家积极性高涨,一个多月就打造了共享菜园。” 大西渠村党支部书记彭玉春介绍。
张鹏 摄
3月初,在村委会牵头下,共享菜园一期30亩项目迅速落地。党员干部积极协调,解决土地流转、资金筹集等难题。其中10亩蔬菜采摘种植区已全部被认领,20亩鲜食玉米种植区计划打造玉米迷宫。预计今年,共享菜园纯收入可达10万余元。
为提供优质服务,城关镇和大西渠村“两委”配备16名管理员和技术员,其中党员12名。他们认领责任田,主动亮身份、亮承诺,化身“技术指导员”,从翻土到采收全程指导。
大西渠村副主任李玉梅表示,党员就是要带头干、带头教,同时通过党建微信群和电商平台推广,推出“线上认领+线下体验”服务,吸引周边市民。
刘媛 摄
市民张瑞玺认领了50平米菜园,他感慨:“工作之余和家人种菜,能吃上绿色蔬菜,体验非常不错。而且村上的党员还常来指导、帮忙,一家人夏天的菜都够了!”
大西渠村党支部创新“党建 +”服务机制,把“红色课堂”搬到田间,研讨种植技术与产业发展。同时,定期开展种植体验、培训和成果分享活动,传授种植经验。
刘媛 摄
彭玉春透露,下一步,将持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在休闲娱乐上发力,增加露营烧烤区、推出杏树认领、家禽领养等项目。明年计划投入约20万元建设二期项目,壮大村集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