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润疆】我市召开智慧旅游、智慧文物座谈会
近日,我市召开智慧旅游、智慧文物座谈会,就我市文旅文博相关项目建设思路展开讨论,围绕“文化+”“+旅游”,依托“以文导旅、以旅彰文,以文塑旅、以旅活文”的理念,扎实开展文化润疆工程,促进我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市委常委、副市长黄祥树参加座谈会。
山西辰涵科技公司进行企业情况介绍及案例展示。
山西辰涵科技公司根据我市文旅资源情况制定的项目建设思路包含不可移动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可移动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应用项目、数字博物馆项目、“重走”唐朝路云展览、非遗数字公园。项目计划从基础数据采集开始,为文物建立永久性、标准化数字化档案,并通过VR虚拟现实、移动互联网、二维、三维、动效交互等现代展示与传播技术,将采集的数据多角度、趣味性的展示给观众,将阜康市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资源转变成城市旅游经济发展的“新名片”,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建设和谐共生。同时深度解读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让文物“活起来”。发挥数字科技在文旅资源开发中的引领与支撑作用,促进文旅融合,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明的重要方式,讲好新疆故事,增强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引导社会公众参与到非遗传承、保护、弘扬中来,进一步做好文化润疆、“旅游兴疆”,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精神需求,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聚精神力量,助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市委常委、副市长黄祥树表示,阜康市是全国县域旅游竞争力百强县市,文化旅游资源富集、禀赋优越,揽山水之美、得人文之韵,是令人心驰神往的“诗和远方”。近年来,阜康市深入实施文化润疆工程和“旅游兴疆”战略,以天山天池为龙头,围绕“文化+”“+旅游”,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持续丰富旅游业态,做大做强天山天池国际旅游度假区,招商引进天山九龙谷、天山天池康养度假农庄、天山王母文化园、水磨沟瑶池仙谷等文旅项目,建成五江温泉城、五江玻璃栈道、飞览天下新疆馆等一批旅游打卡新地标。山西文化援疆助力文化润疆。山西省先后委派专业歌舞名家、书画名家、艺术类专家50余人来阜康进行舞蹈、音乐、绘画等艺术培训,参训人数达3000余人次。山西省文化厅先后组织《立秋》《千手观音》《一把酸枣》《布衣于成龙》《日升昌票号》等10部剧目在我市上演,为阜康人民带来了高品质的文化大餐。山西文化旅游援疆从“送客入阜”到“爱在天池 爱上阜康”文创产品开发设计、人才培训、宣传营销等多领域与阜康进行深度合作,开创了文旅援疆新模式。借助援疆资金建成全市第一家村级游客服务中心——山坡中心村游客服务中心,助推乡村振兴,促进阜康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邹氏微雕”、“剪纸”等20个项目列入“非遗”保护名录,其中国家级名录1项,自治区级名录3项。文化与旅游有着天然的亲和力,强大的融合力,阜康市大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今年4月,从巍巍太行到天山脚下,800余件山西文物首次来到我市,开展晋阜民间文物交流展,采取文字、图片、实物等形式,充分展示山西与阜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2021年申请专项资金2400万元,对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体育馆进行全面提升改造,引入现代化、智慧化设施,植入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和互动体验项目。博物馆的升级改造,标志着我市馆藏文物和藏品保存标准化建设迈向新阶段,也为推进我市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厚植文化底蕴。
下一步,希望山西辰涵科技公司根据我市文旅资源实际,用项目拉动传承创新,进一步在提升我市公共文化服务效益、抓好宣传推介、擦亮新疆文旅“金字招牌”、加强宣传营销等方面建言献策,为大力实施“旅游兴疆”战略,推动文化润疆工程,助力阜康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