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康市人民政府

www.fk.gov.cn

搭建合作共融连心桥 谱写教育援疆新篇章

2022-07-25 12:03:19 来源: 阅读次数:
【字体: 打印

山西到阜康,相距千里。对口援疆如同一座无形的桥梁,将两地紧紧连在一起,从此,两地人民携手前行。 他们从三晋大地一路走来,带着梦想,在大西北的屯垦大地踏上新的人生旅程;带着责任,在天山脚下书写新的壮丽凯歌...他们把援疆看作一种责任,一种使命,一笔人生财富。他们就是山西省教育人才“组团式”援疆阜康工作队。 

精准援疆惠民生 

千秋大业,教育为本,教育既是民生之基,更是发展之根。山西省对口援疆工作开展以来,始终将教育援疆摆在重要位置,不断加强在软硬件上同向发力,持续推动阜康市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为进一步深入贯彻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按照晋阜两地党委部署要求,结合阜康教育基础薄弱、校舍严重不足实际,山西倾情投入8000万元高标准打造了阜康市晋阜小学,学校的落成全面改善了阜康市教育教学条件,大幅提升了办学水平,为促进阜康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打造硬软件双一流学校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在山西省援疆前方指挥部阜康分指挥部积极努力下,阜康市晋阜小学顺利与山西省传统名校--太原市小店区九一小学校正式建成手拉手联谊学校,并签订了联谊学校协议,双方就开展党建、教学、德育及智慧校园、学校规划、专递课堂等方面合作达成共识。特别是随着两校信息化互联互通的实现,使相隔3000公里的晋阜学子同步共享山西省太原市九一小学校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梦想变为现实,切实为晋阜小学智慧化校园高标准建设提供坚实有力的保障,并进一步拓宽了学校发展广阔空间。目前太原市16所中小学、幼儿园已与阜康市30所中小学、幼儿园成为结对学校,实现了对阜康市各类学校教育援助的全覆盖。 

全面发力筑基础 

2021年8月,山西省选派20名“组团式”教育人才支援阜康市晋阜小学和九运街中学。援疆教师团队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认真落实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第八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精神,聚焦文化润疆,立足人才援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方位、深层次推进教育援疆工作。在晋阜小学有七人承担着班主任工作,九运街中学的老师也是承担了初中部七八年级的语文、数学、地理、道法、生物、英语、历史等科目的教学工作。面对繁琐的班主任工作,面对少数民族的学生,援疆教师们积极改进授课方式,和学生成为朋友,通过各种激励的办法,让孩子们互相监督、互相鼓励,学校上下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浓厚学习氛围。同时,常态化开展集中教研活动,全年举办骨干、援疆教师献优课、青年教师赛课等集中教研40余次,援疆教师组织集体备课20次。一位临近退休的老教师说:“山西援疆教师团队为学校带来的新变化,让我们感受到了山西人民的真挚和努力,是全校师生学习的榜样”。 

补齐短板重“造血”

 一年来,援疆教师任教学生1000余人,开展各类教研活动50余次,任教总课时超600余节,平均课时量超过当地教师平均课时量,所带班级成绩稳步提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发挥学校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强教师间的相互学习,学校开启了“青蓝工程”,推行“1+X”模式,即每名援疆教师带1-3名青年教师徒弟。“师傅”面对青年教师天天上公开课,并在备课、批改作业、讲评课等方面悉心指导,鼓励徒弟们走上讲台,为她们积极献计献策,提高徒弟处理教材、课堂教学的能力。全年援疆教师师徒结对本地教师40余人次,听(评、磨)课600余次,给徒弟上示范课100余节,助力受援地打造了一支“带不走的骨干教师队伍”。与此同时,援疆教师们还指导青年教师参与公开汇报课和教案比赛,以赛促练,并在阜康市教育局举办的语文古诗词赛课中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学校教师的整体业务水平也得到了提高,为阜康教育强师建设贡献了山西智慧和力量。 

发挥优势重实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学校开展了课后托管服务,全体援疆教师积极参与,任主课的老师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对学困生进行辅导与答疑;有的老师也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成立社团,为学校注入新鲜活力。 

山西皮影戏社团:让新疆孩子们了解山西,学校教育不仅要传播文化知识,也负有将我国民间瑰宝传承与发展的责任。三晋大地民俗文化积淀深厚,充分利用这些文化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在学校开展独具特色的教学活动。希望用我们一点微薄的力量去传播发扬博大精深的民俗瑰宝,传承优秀的民间传统艺术。 

书法社团:在这里,学生们不仅能获得视觉美感享受与精神享受,还能够通过书法中蕴含的文化精神,培养孩子们的文化自觉意识,增强他们对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一撇一捺大写人生,一横一竖方正做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为了振兴教育,为了民族崛起,援疆教师的教育梦一直在路上。 

文学社: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核心环节,也是学生精神成长、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会使他们终身受益。小学生自制能力较差,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是我们首先要做的。只有学生在对阅读感兴趣的前提下,才会进一步探究更深层次的内容,拓宽学习领域的宽度,进而将“阅读”转化为“悦读”, 从而热爱阅读,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援疆教师团队针对部分学生的情况,特开设了晋润“书虫社”和“幸福树文学社”两个社团,孩子们在不断的“诱惑”中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组团式”教育援疆,是新时代背景下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生动体现,也是对援疆模式的创新和拓展。要充分调动广大援疆干部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切实发挥援疆前后方联系紧密的优势,整合后方优质资源,实现前后方同频共振,形成援疆强大合力。通过以点带面,辐射带动,不断促进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小切口大成效’的目的,全力开启山西‘组团式’教育援疆新征程,为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助推山西教育高质量精准援疆而不懈努力。(通讯员 王文丽 杨爱国)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