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康市三中课后服务创新举措被列为教育部典型案例
中国昌吉网讯(通讯员马艺佳、张利军)6月1日,在阜康市第三中学,一场课后服务特色课程成果展示活动正在进行。来自该校各社团的学生大显身手,古风舞蹈、外语情景剧、乐器演奏等一个个精彩的节目,展示了“双减”政策实施以来,该校开展课后服务取得的成果。
阜康市三中充分挖掘整合资源,不断丰富完善学生课后服务“菜单”,目前,已开设24门特色社团课程,涵盖文学、体育、艺术等方面,成为学生课余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平台。足球是该校特色社团课程,该校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获得自治区青少年“未来之星”阳光体育大会足球比赛男子组、女子组双冠军。
阜康市三中教研室主任狄小园说:“学校充分利用功能室、运动场等资源,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加入特色社团,打破班级和年级界限,实行走班制,通过说、唱、颂、跳等形式,让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乐、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社团的开设提升了学生的艺术审美、文学修养、身体素质和动手能力,真正将素质教育落到了实处。”
“双减”政策实施后,阜康市各学校以实施精细化管理和提升课后服务质量为主线,形成了极具特色的课后服务工作模式、工作流程。通过建立三级管理模式、重构课后服务课程、扎实推进“作业革命”、深化课后服务评价等一系列举措,不断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全市16所中小学全面实行课后服务“5+2”模式,参与学生1.4万余人。
2021年11月,阜康市三中“课后服务三级管理严把课后服务质量关”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被教育部确定为第二批18个落实“双减”工作典型案例之一。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