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康市开展“生命至上终结艾滋 健康平等”主题宣传活动
12月1日是第34个“世界艾滋病日”。阜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阜康市公安局、总工会、旅游局、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局以及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了主题为“生命至上终结艾滋健康平等”的宣传活动。
活动中,为市民宣传普及了艾滋病防治知识和预防艾滋病传播的主要措施,倡导大家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阜康市民杨兴力说:“给我们讲了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危害,回去以后要宣传给亲朋好友。”
同时,工作人员为市民们发放了艾滋病预防知识、健康素养、毒品知识等宣传手册,并倡导老年人注重饮食习惯,增强身体素质。
阜康市民朱新寿说:“给我们讲了怎么样合理饮食,怎样正确的锻炼身体,活动特别好。”
据了解,此次活动累计发放宣传册5000份,张贴宣传海报150份,发放宣传物品1000余份。
阜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科工作人员艾孜子·艾尔肯说:“大力宣传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危害,让群众了解到怎么预防艾滋病,怎么保护自己。以后我们要加大宣传力度,深入各社区、小区开展艾滋病和健康素养等活动。”
艾滋病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大疾病。阜康市委、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艾滋病防治工作,成立了艾滋病防治委员会,制定了《阜康市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阜康市防治艾滋病条例》、《阜康市高危人群艾滋病干预实施方案》、《阜康市艾滋病免费自愿咨询检测实施方案》以及年度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并严格按照自治区艾滋病防控工作要求,全面开展以艾滋病宣传、监测、检测、行为干预为主要内容的综合防治工作。
世界艾滋病日:生命至上,终结艾滋,健康平等
自1983年法国巴斯德研究所首次分离出艾滋病病毒起,人类针对艾滋病的研究已有近40年历史。从传染病中的“绝症”到如今全球已有3800万HIV长期存活者,人们对艾滋病已经不再像从前那样恐惧。无论是艾滋病的检测、预防还是治疗领域,人类都取得了巨大进步,但艾滋病仍无法得到根治,艾滋病防治工作任重道远。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今年宣传活动主题为“生命至上 终结艾滋 健康平等”(英文主题为“ End inequalities. End AIDS. End pandemics.”),强调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共建共治共享,携手应对包括艾滋病在内的疾病流行带来的风险与挑战,为实现防治目标、终结艾滋病、终结疾病大流行而努力。
我国估计1000人中有1人感染。
每100个感染者就有90个以上是经性途径感染。
发生不安全性行为,就有可能感染艾滋病。
艾滋病不能从外表看出来,检测是发现感染的唯一途径。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的医学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名缩写AIDS)。它是由艾滋病病毒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病死率极高的恶性传染病。
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主要杀伤人体中的CD4+T淋巴细胞,使人的抵抗力逐渐下降,出现很难治愈的多种并发症,最后导致死亡。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艾滋病的传播方式有三种∶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性传播∶艾滋病可通过性交的方式在男女之间、男男之间传播。性伴侣越多,感染的危险性越高。性传播是艾滋病病毒传播的最主要途径。
●血液传播∶公用注射器,输入被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手术、针灸、拔牙、穿耳、纹眉等侵入人体的器械均可能引起艾滋病病毒的传播。
●母婴传播:感染了艾滋病的妇女,在怀孕、分娩和哺乳时,可以把病毒传染给婴儿。
艾滋病能治愈吗?
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根治艾滋病的方法,全世界仍无有效预防感染的疫苗问世。科学家还预测,在未来好多年里都不大可能研究出来有效的疫苗。在一定的时限内,科学的发展也有自己的疆域。
●科学家发现,HIV在人体不断复制形成子代病毒,其抗原性已经迥然不同于母代,导致无法研发出有效的疫苗。HIV可能是目前为止最狡猾的病毒之一了。
●HIV具有快速复制产生变异能力,在人体内平均周期只有2天就更换为新生病毒,这使得不规范治疗容易出现耐药性。
●艾滋病期是感染后病程的最终阶段,CD4免疫细胞明显减少,体内病毒明显升高,出现各种严重感染、肿瘤。
为什么说艾滋病可防可控?
面对艾滋病,人类坚持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在掌握了更多科学知识和防治规律后,研究人员达成共识:艾滋病可防可控。策略就掌握在我们每个人的手中:“应检尽检、应治尽治、早检早治”。
●检测存在窗口期,即从病毒感染人体到血液中能检出HIV的核酸、抗原或抗体需要一段时期。“窗口期”尽管检测不出抗体或病毒,但同样具有传染性。不同检测方法的窗口期长度不同。最常用的是抗体检测,其窗口期在4~12周。核酸检测是目前最先进的方法,可有效缩短窗口期至感染后1周左右。
●一般情况下,如果上次高危行为12周之内没有再发生高危行为,也没有检测到抗体,就可以排除艾滋病感染。
●20世纪90年代中期,科学家创造了俗称“鸡尾酒疗法”的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就是由作用于病毒不同复制阶段的药物组合在一起的治疗方法。自1996年使用以来,大幅降低了艾滋病的病亡率。
●研究证实,实施规范抗病毒治疗后的感染者的病毒载量下降,不但自身免疫力增强,而且对外传播的概率明显下降。
●我国关于抗病毒治疗时机的调整历程,从CD4细胞≤200个到≤350个再到>350个开始治疗,最后到对所有HIV感染者均建议尽早抗病毒治疗。越早开始治疗,越有可能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哪些人需要主动检测?
●发生无保护性行为、拥有多个性伴、伴侣/配偶HIV阳性、卖淫嫖娼、男男同性性行为、共用注射器吸毒、服食新型毒品、性病患者等。
●性伴感染状况不明。
●多次发生危险行为,应定期检测,建议每3个月检测一次。
如果不确定自己是否需要检测,可到各地疾控中心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门诊(简称VCT)咨询,门诊可提供保密、免费的艾滋病检测服务。
如何预防艾滋病
日常生活中,做到以下几点,可以远离艾滋病:
万一不幸被HIV缠上,可以用HIV阻断药挽救。
HIV阻断药是指暴露后预防的药物,通常指的是在发生了高危性行为之后,用来防止HIV病毒扩散的药,而且阻断药的成功率颇高。但需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