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阜康市太阳花爱心公益协会马存喜先进事迹
马存喜,男,回族,47岁,现为阜康市太阳花爱心公益协会副会长。加入太阳花已整整七年。这七年来,他热心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尽心竭力的做好事,办实事。近年来,马存喜先后荣获阜康市“民族团结先进个人”“阜康市优秀志愿者先进个人”“阜康市学雷锋先进个人”“昌吉州民族团结一家亲先进个人”“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最美公益先锋”、“太阳花爱心公益协会特殊贡献奖”等多项荣誉。
从为牧区教学点的孩子们带去教育及生活物资到帮扶丽阳村的残障老人和贫困户家庭;从敬老院陪伴老人们过中秋、端午、春节到走进校园为贫困学生送上圆梦礼物;从组织太阳花成员参加爱心义务植树挣“基金”到协助阜康市关工委发放“壹基金”温暖包;从对长期帮扶对象的定期回访到走进抗疫志愿服务活动,从春夏到秋冬,只要有需要帮助的家庭,总能看到他的身影。
买买提·艾沙老人是他的牵挂
马存喜的苗圃在城关镇丽阳村附近,经常他都会去这个村子,一次他遇到一个颤颤巍巍的老人,衣服脏兮兮的,非常的可怜,他经多方打听得知这位老人叫麦麦提·艾沙,是丽阳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马存喜和太阳花二组的志愿者们商议,把这位老人作为太阳花二组长期帮扶的对象。在马存喜的带领下,志愿者们走进买买提·艾沙老人家,打扫卫生,清洗衣物,铺房顶、铺院子、种菜地,并定期给老人做饭、送食品,逢年过节志愿者还给老人表演歌舞,聊天。这些看似普通的举动,在马存喜的带领下志愿者们已经坚持了6个年头。六年时间里,他们对空巢老人的关爱和陪伴,让孤独多病的买买提·艾沙老人慢慢变得乐观开朗。买买提·艾沙老人逢人就会竖起大拇指说:“太阳花好,民族团结好!小马好!小马就是我的儿子!”
他心里总是惦念着需要帮助的人
马存喜一边经营着自己的畅岁花坊,一边热衷于公益事业,牵挂着需要帮助的人。丽阳村热合曼·热木和吐尔逊夫妇一家四口人,五年前热合曼·热木患脑梗,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且大小便不能自理。妻子吐尔逊以打馕为生艰难的维持一家四口人的生活开支。热合曼·热木每月吃药还需要1500多元钱。大女儿2018年考上大学,每月生活费用开支也得800元左右,小女儿身体也不好,常年吃药。马存喜了解到这些情况,他带领太阳花的友友们定期走进热合曼·热木家开展帮扶活动。帮这家搭建凉棚,打扫卫生,劈柴剪裁,整理院落,种菜浇水,并给孩子筹集了助学金,热合曼·热木和吐尔逊夫妇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2019年,马存喜发现市一中的马智同学家庭非常贫困。马智一家4口,妈妈长年瘫痪在床,姐姐患有间歇性精神病,加之本人上高中,全家生计仅靠爸爸一人的打工收入来维持,日子过的艰难。看到这一幕,马存喜下决心先从改变环境入手,马存喜和太阳花志愿者去马智家帮助打扫环境卫生,粉刷房屋,并购买了家具。整理出一个完整的院落,还安装了大门。马存喜用真心、真情、真爱画出了民族团结最美的篇章。
抗疫一线志愿服务的身影最美
2020年春节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发生后,马存喜主动要求加入到抗疫志愿服务活动的一线,他带领志愿者主动承担了两个小区的服务工作,他和志愿者逐户加微信、发短信,及时送去蔬菜等食品和各类生活用品。两个小区上千户物资的搬运工作,考验着志愿者们的毅力和体力,他们细化工作任务,对各类物品按照订单数量和楼号进行分类,再挨家挨户送到居民家。瑶池明珠小区一户居民李翠花受人委托要照顾27号楼14楼的两位七十多岁的老人,但疫情防控要求不能出门,马存喜和他的志愿者们站了出来,刚开始李翠花还不太相信,她说:“照顾老人这种事,你们能坚持几天?”但当每天约定好的时间段,收到志愿者们服务两位老人的短视频,李翠花被感动了,如今李翠花也成了太阳花公益协会的一员。
由于连日频繁搬运,马存喜手指和手套都因血水粘连在一起,往往当货物送到时才能感受到那种钻心的疼痛,但当结束一天的劳累,看着万家灯火,他又默默的告诉自己,这一天过的很好。正因有了像马存喜这样默默无闻辛勤付出的防疫志愿者们,才能打赢疫情防控这场人民战争。
七年的公益之路,马存喜体会到了“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温暖的人间”这句歌词的真正意义。更加坚定了他助人为乐、扶贫帮困的信念。就是在这种充满温暖,欢乐的公益活动里,马存喜在一步步的成长着。七年来马存喜不光自己奉献爱心,还多方呼吁和社会各界人士加入到太阳花爱心公益协会,共同服务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让这个社会充满更多的爱和温暖。
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忙而充实,累并快乐。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帮助别人并不是求别人的回报,而是在内心里享受一份付出的快乐,自己的人生也因此而有意义、有价值。在公益活动中,马存喜牢记党的宗旨,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用大爱初心坚守公益事业,把党的关怀和温暖洒遍了社会的每个角落,汇聚了民族团结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