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康市城关镇:落实林长制 推动“林长治”
自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以来,城关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立足城关行政辖区环绕在阜康市市区四周,是典型的多元产业支撑型城郊乡镇的区位实际,紧紧围绕深入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工作部署和要求,将落实林长制工作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一体安排、一体推进,对景区沿线、主次干道、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的道路林、农田防护林、居民点绿化、村民(二轮承包地内)的枯死树木制定清除计划,聚焦清理枯木、村庄增绿、林木保护等任务,大力实施“增绿、护绿、管绿、营绿”四绿工程,特别是抢抓秋季植树“黄金期”,积极争取老化林带更新项目资金,稳妥有序实施一批主次干道老化林带更新、村庄补植增绿、农田防护林带建设项目。同时,严格落实林长制工作机制,压实各级林长职责,实现树有人管、林有人造、责有人担,“林长制”真正实现“林长治”,从根本上解决了林业发展保护力度不够、责任不实等问题。
在市级林长的指导下,以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原则,按照“全域覆盖、网格管理”要求,在全镇10个行政村(除拆迁村)全部推行林长制,共设立镇、村级林长36名,其中镇级林长8名、村级林长28名,专门配备专业技术人员4名、护林员20余人,设立各级林长制公示牌11块,其中镇级1块、村级10块,构建了“责任、运行双管齐下,行动、管护全面到位”的镇村协同、协调有序的林长制长效管护体系,明确了“横到边、纵到底”全链条责任。
聚焦“生态廊道、村庄增绿”两个短板,以6条景城、城乡、镇村骨干道路绿化为重点,大力实施“绿满城关”行动,包联市级林长身先士卒、靠前指挥,10个市级驻村后盾单位主动担当、履职尽责,镇、村两级林长立足实际,狠抓落实。林长制推行以来,全镇共完成清理枯死树木865亩,其中:道路林24亩、农田防护林30亩、居民点绿化11亩、二轮承包地内苗木800亩;争取上级资金357万元,实施人工造林(退化林修复)90亩。
依托林长制网格化责任体系,基于“分级负责、属地管理”“有人栽植、有人管理”的生态管理方式,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全镇林地资源信息实地核实,统一上图,按照市级统一要求,把林长组织体系、任务目标达成等纳入考核监管范畴,实现对全镇林业工作的日常监管及林长任务进度的督促与管理。同时不断强化底线思维,牢牢守住防火、防虫、防疫病的管控“底线”,保障林木资源和生态安全。
以市级林长为统领,坚定坚决落实镇村两级林长职责为要务,探索建立新增、更新林带“管护公示牌”制度,明确新增林带属性、栽植树种、规格、时间以及属地林长管护责任等内容,突出强化组织领导、资源监管、生态修复、目标考核、价值实现,健强林长制组织肌体活力,落实林业生态保护发展制度,确保林长制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到位,努力实现生态受保护、林业增效益、群众得实惠,用实际行动切切实实守护好城关这片绿水青山,为建设美丽阜康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