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康市做强馕烘焙产业 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
近年来,阜康市紧紧依托天山天池5A级景区优势,坚持“以旅游业为主题、牵动一产、托举二产”的发展思路,确定以“馕烘焙产业+农副产品+旅游+文化”的发展方向,建设集馕产品加工、休闲旅游、民俗风情为一体的馕文化产业园项目和3个馕烘焙产品的示范点,让馕产业成为带动群众增收,促进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近日,记者走进阜康市城关镇丽阳村打馕合作社馕加工房,一派热火朝天地繁忙景象,打馕师傅们正忙着揉面、戳花纹、贴馕,整个流程分工有序,有条不紊,不一会,各种口味的馕纷纷“跳”出馕坑,飘香四溢。
阜康市城关镇丽阳村打馕合作社馕加工房负责人阿卜杜艾尼·麦麦提说:“我们合作社有6种口味的馕,分别是皮牙子、芝麻、辣皮子、玫瑰花、豆沙和家常口味,吃起来又脆又酥。”
阜康市为把馕产业发展成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创新方式方法,为企业提供资金、技术、免租金、免水电等一系列扶持措施,现已建成西域大巴扎馕文化产业园,培育成功了新疆高地食品有限公司烘焙示范点,正在培育2家馕烘焙示范点。
阜康市商务和工业信息化局营商环境服务中心主任许玲说:“我们按照昌吉州馕产业发展“1+3”的要求,阜康市城关镇丽阳村打馕合作社馕加工房正是我们的培育目标之一。”
阜康市城关镇丽阳村有着打馕传统,馕文化底蕴深厚,村里的打馕师傅人数较多、技术精湛,馕的种类繁多,发展馕产业优势突出,是促进农民增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有效途径,在政府的帮扶下,共投资70万元的阜康市城关镇丽阳村打馕合作社馕加工房于2020年投入使用,并为村里的村民提供就业岗位6个,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阜康市城关镇丽阳村打馕合作社馕加工房负责人阿卜杜艾尼·麦麦提说:“我们去年9月份开始投资使用,一天我们会打上500个左右的馕,一天的收入是1500元左右,一个月净收入5万-6万元。”
阜康市城关镇丽阳村的馕产业,由过去零散化、小规模经营逐步走上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之路,从粗制作到新手法,既实现集聚生产又兼顾多样化的灵活方式,每天吸引着大批消费者慕名而来。
阜康市第二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人员杨晓倩说:“我们是被朋友推荐过来在这买馕,这两个月一直在他们家定馕,他们家馕的口味也特别好,种类也特别多,大家都比较喜欢吃。”
阜康市城关镇丽阳村打馕合作社馕加工房负责人阿卜杜艾尼·麦麦提说:“我们这个馕加工房的馕主要销售本村村民,市区超市以及周边城市。”
阜康市在发展馕产业过程中,注重产业融合,“牵手”关联产业,拓展发展空间,打造新疆高地食品有限公司烘焙产品示范点,该企业主要以“种植养殖基地+中央厨房+终端”的农产品加工销售的食品生产企业,其烤包子日产2万余个,带动就业人数50余人,日均消耗面粉1吨。
新疆高地食品有限公司生产厂长王鲁生说:“我们现在主要生产的是新疆特色烤包子,共有5种陷的烤包子,分别是烤肉、辣子鸡、南瓜、羊排以及传统口味的烤包子。我们主要是通过跟哦吼耶新疆烤包子合作,销往全国的40多家门店,销售比较稳定。”
为了促进以馕为主的烘焙食品加工产业的发展,阜康市商务和工业信息化局联合阜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单位,帮助企业打造阜康市烘焙产品示范点。
新疆高地食品有限公司生产厂长王鲁生说:“我们各级单位在能源、人力、设备和配套资金上给予帮助,帮我们打造馕烘焙示范点。”
新疆高地食品有限公司在阜康市良好的营商环境下,将扩大经营,提高新疆烤包子产品知名度,打好产业融合牌。
新疆高地食品有限公司生产厂长王鲁生说:“我们投资了30多万采购了一套全自动设备,后期将通过这套设备,把烤包子形成自动化的生产,日产量将从2万个达到4万个。
截至目前,阜康市已经形成了1个馕文化产业园,两家馕生产企业,1个合作社,42个个体经营网点,日产量达到了2.6万多个馕,形成了20多个产品,有5个馕产品已经注册了馕产业商标,并带动了140多人就业。
阜康市商务和工业信息化局营商环境服务中心主任许玲说:“下一步,我们准备继续加大商标商识方面的指导,让这些示范点进一步做大做强,走向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