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法治先行南泉中心村依托法官工作室,探索市域社会治理新模式
2017年2月,阜康市人民法院第五批“访惠聚”工作队进驻滋泥泉子镇南泉中心村,通过两个月的入户走访,了解到村民们的法治意识不高,遇到矛盾只会比谁的嗓门大。为便于化解矛盾纠纷,工作队在村里设立了“驻村法官工作室”,除每月有两天定期开放外,驻村法官根据群众的需要随时随地开展工作。南泉中心村依托法官工作室,探索基层党建引领社会综合治理新模式。
司法服务“零距离”
“法官工作室”的成立,不仅保障了驻村法官、村干部及时参与人民调解工作,从源头上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还极大地推进了普法宣传工作,为老百姓提供了一个学法平台,增强了全民法律意识,成为了通往老百姓的“连心桥”。
“我女儿摔伤了,厂子不管吗?”今年春天,下南泉片区村民王东风向“法官工作室”反映。
原来,2020年9月,王东风的女儿王春燕在新疆康美瑞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务工时不慎摔伤,双方就赔偿事宜一直未达成协议。无奈之下,王东风找到了“法官工作室”。
了解情况后,驻村法官、村干部向双方宣传相关法律规定,分别听取意见,通过反复多次调解,双方达成和解,由该公司向王春燕赔偿各项经济损失13000元。
小到关于驾驶农业机械是否需要驾照、农村宅基地是否可以买卖、外嫁女或双女户是否具有土地征收补偿分配资格、无本村户籍但又在本村生活是否能迁入户籍等诸多问题的咨询;大到村上邻里因琐事发生冲突、过失发生交通事故、农村建设发生侵权纠纷等诸多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件,法官工作室联合人民调解员、村委会干部或相关部门,对每一位村民耐心释法析理,对矛盾事件积极组织调解,化纠纷在村门口,让老百姓“零距离”接触司法,让法官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法律顾问,第一时间为群众提供便捷优质的司法服务。
据统计,自“法官工作室”成立以来,为村民提供各类法律咨询400余人次,解决拖欠水费纠纷、民间借贷纠纷、邻里纠纷、损害赔偿纠纷、婚姻家庭纠纷30余件。
党建引领“新格局”
南泉中心村党总支坚持把化解辖区矛盾纠纷、提升村民法治意识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以党组织建设为引领、以“法官工作室”为治理载体,将基层党建与基层社会治理有机结合,逐步走出了一条法治治理新路子。
针对村民常见的法律问题,中心村组织开展婚姻家庭、民间借贷、遗产继承等方面法律知识专题讲座,通过案例分析、角色代入等讲解方式,让生硬难懂的法律条文变得“鲜活”起来,让释法工作变得更生动,更接地气。今年南泉中心村在党员大会、村民说事日等场合开展以案讲法5场次。
开创调解新模式
面对群众的多元化需求,“法官工作室”积极发挥“前哨”作用,开创调解新模式,与辖区人民调解员共同化解矛盾纠纷,在实际工作中培训、指导人民调解工作,不断提升人民调解员对法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引导村民养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