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阜康:“智慧农业”助推乡村振兴产业兴旺
眼下,在阜康市的广袤田野上,田间农业技术指导、无人机植保、智能水肥一体化云平台、北斗导航无人驾驶拖拉机等一项项农业新科技,勾勒出一幅“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生动画面,“汗水农业”正朝着“智慧农业”加速转变,不仅提升了农民致富增收的科技支撑,更促进了乡村振兴、产业兴旺。
8月12日,在阜康市城关镇头工中心村晚熟西红柿种植生产基地,市、镇两级农业技术人员正在为村民耿建新进行晚熟西红柿头茬采摘水肥护养培训。今年,耿建新种植了18亩晚熟西红柿,科学精细的田间管理和技术指导,让他对今年的收成信心满满。
阜康市城关镇头工中心村村民耿建新说:“西红柿的长势也不错,销售也不愁,今年应该能卖个好价格。”
阜康市利用“线上+线下”模式,积极为农业企业、种养合作社、种养大户等提供技术指导等服务,同时制定分区域、分品种、分季节的技术推广计划,建立“科技人员到户、技术要领到人,良种良法到田”的服务机制,及时解决农业生产中的疑难技术问题。
阜康市城关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推广研究员高家强说:“后期管理主要是水肥管理和病虫害的防治,如果农户有要求、有问题,市乡两级技术员随时深入田间地头给农户开展技术指导。”
在阜康市九运街镇十运村,村民顾建伟正在操作无人机为2000亩甜叶菊喷洒农药。两年前,顾建伟还是一名手机维修员,经过村里种植合作社的培训,现在的他不仅学会了无人机农药喷洒技术,还成为了合作社的骨干力量。
阜康市九运街镇十运村村民顾建伟说:“今年在合作社又承包了80亩地,长势喜人、效益不错,今后我会把工作做的更好,希望我的生活过得更幸福。”
阜康市九运街镇十运村新天业种植专业合作社作为我市首家国家级土地联营种植专业合作社,从成立初期的32万元到现在发展为1300多万元,“智慧”农业的不断发展,实现了合作社由传统农业“看天”向智慧农业“看屏”的转变。
阜康市九运街镇十运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闫新虎说:“我们购置了大型农业机械和无人机,把我们有技术的人才尽可能留到我们合作社,我们现在无人机飞防能达到15万亩左右。”
昌吉州生态环境局驻九运街镇十运村“访惠聚”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韩盛说:“近年来,积极引进效益高、用工密集的作物,特别是甜叶菊,为我们的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同时增加村民的经济收入。”
新型智能水肥一体机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根据作物的不同需求,对水分和肥料进行综合调控、配兑及管理,达到了以水带肥、以肥促水、因水施肥、水肥耦合的效果。农户通过手机、电脑在线控制,达到设备集中监测、联动与调度。满足农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实现水肥同步管理和高效利用。
新疆慧尔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销售业务经理宋晓霞说:“系统操作非常方便,省时省力又省工,使用的过程中液体肥的吸收利用率高,产量可以得到保证,有增产的效果。”
近年来,阜康市积极扶持引导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高效利用,建成了特色高效标准示范田13个,高效经济作物达到42.5万亩,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农业机械化率达90%,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生产。
阜康市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推广中心推广研究员王斌说:“我们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契机,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以‘智慧农业’为载体的现代农业发展步伐,致力建设高标准农田15万亩,建成后通过推广施肥,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施肥技术,届时将实现我市耕地化肥利用率的提升,将由原来的30%提高到60%以上,为我市‘十四五’期间耕地质量保护和农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切实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