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加快优势资源整合力促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4月1日,市委书记赵强一行对我市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希望通过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养殖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把我市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突破点,全方位助推畜牧业转型升级。
“十三五”以来,我市立足“一产上水平”,按照“稳粮、调棉、兴特色,大力发展畜牧业”的思路,截止2020年末,全市牲畜饲养量56.64万头只;家禽饲养量304.39万羽。存栏牲畜33.02万头只。出栏牲畜23.62万头只,出栏家禽189.39万羽。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1.57万吨、0.64万吨、2.12万吨。初步估算畜牧业产值达到8亿元。
我市现有各类规模养殖场82家;有标准化养殖圈舍45万平方米,有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3个、自治区级标准化示范场5个。全市养殖企业(合作社)注册畜产品品牌商标10个。有自治区畜牧业龙头企业1家。畜禽规模养殖率平均达到58%,其中猪禽规模养殖率达到92%、牛羊规模养殖率达到20%。全市建成无公害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3个,认定无公害、绿色和有机畜产品产地6个,全市注册畜产品商标16个,创建畜产品新疆著名商标2个。2020年末我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5%以上。
我市依托泰昆养殖有限公司、宏发养殖合作社等肉鸡养殖企业,2020年实际出栏肉鸡480万羽,占全州出栏量50%以上。2021年我市相继实施万天牧业年出栏15万头生猪养殖基地等一批新建、改扩建现代畜牧业养殖项目,计划引进驼奶加工企业1家。
市委书记赵强指出,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如期实现,群众对畜产品的消费需求日益增加,阜康市作为乌鲁木齐市的菜篮子基地,据测算,新疆“十四五”期间,满足疆内居民及旅游消费就需新增牛羊肉供给10万吨以上。我市畜产品与乌鲁木齐新联市场、北园春、通汇活畜交易市场供应稳定达成供销协议,常年稳定供给。同时,当前畜产品价格持续回升,农牧民发展畜牧业积极性高涨,为我市畜牧业发展迎来了难得的机遇。
市委书记赵强要求,我市畜牧业在产业发展布局上,坚持农牧结合,因地制宜多模式发展肉羊产业,改良提高地方肉羊品种,扩大定居养畜规模,保护草原生态,打造绿色有机高端羊肉品牌;满足疆内大众市场和内地中高端市场消费需求。发挥农牧资源互补优势,进一步扩大“牧繁农育”规模,大力发展肉牛育肥业。肉牛以西门塔尔品种为主,建设高端肉牛生产基地,通过招商引资培育乳品加工企业,开拓区外市场。引导乳品企业通过股份合作、技术托管、产销结合等方式带动我市中小奶牛场发展。
市委书记赵强强调,我市要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养殖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在政策、资金、土地、用电等方面加大对生产规模大、带动农户多、发展前景好的畜牧养殖龙头企业扶持力度,不断增强其辐射带动能力,使其成为带动农民进入市场和提高畜牧业组织化程度的重要力量,带动畜牧业快速发展。通过强化政策引导、加大科技推广、适度引进扩繁等多种措施,实现增产扩量。同时,提高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全面推广动物防疫信息管理系统,提高防疫管理的实效性和精准性。
市领导张仕和及相关部门负责人陪同调研。(阜康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卢浩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