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康22个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 惠民更多赢
我市创新改造机制、管理机制、服务机制,今年投入1.6亿元完成了22个老旧小区改造,小区居住条件和生活品质得到提升,同时也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连日来,阜新街道怡心园小区居民黄卫红在小区门口开的擀面皮店生意一直挺红火。黄卫红说,这要感谢老旧小区改造的好政策。
怡心园小区居民黄卫红说:“这条路被重新翻修了,特别平整,一下班来来往往人也多,所以我还是把店开在了门口。现在生意挺好的,每天都有很多顾客吃我们家的擀面皮,很多顾客觉得好吃会带其他人一起来。”
怡心园小区34栋住宅楼有近千住户、2658口人,黄卫红早就看好了这其中蕴藏的商机。如果在小区门口开家餐饮店,生意应该不会差。可小区门口的路一直不平整,让大多数行人选择绕路出行,这让打算自主创业的黄卫红犹豫了很久。
怡心园小区居民黄卫红说:“一直想开一家餐饮店,但是小区年成久了,门口的路坑坑洼洼的,一下雨或者下雪就不好走,基本上都是车过,大多数行人都走另一个门。对我的生意肯定有影响,所以开店计划就先放了一放。”
正当黄卫红犹豫之际,借助老旧小区改造的东风,怡心园小区的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造升级。相关部门坚持“科学规划、着眼长远、统筹兼顾、分步实施、一次改造、多年使用”的原则,按照“先地下、后地上”的方式,着力解决居民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切实改善老旧小区人居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市住建局物业办副主任王春军说:“更换了老旧的供热管网,对路面进行硬化。同时,我们在老旧小区改造当中,通过企业的扩大经营范围,社区方便管理,居民的生活改善,鼓励企业、物业等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把老旧小区由过去的陈旧、杂乱,到现在的干净整洁、环境舒适,设施完善的综合小区。”
老旧小区改造,表面上是基础建设项目,实质上也是社会治理工程、民生福祉工程。据了解,今年我市投入1.6亿元对22个老旧小区地下管网进行提升改造,涉及改造面积超过200万平方米,受益居民14346户。以民生为导向,改造项目满足广大居民生活便利需要,对老旧小区及周边同步实施绿化、路面硬化、照明等工程,坚持“面子”“里子”一起抓,做到基础改造到位、内涵提升到位、精细打造到位。
市住建局物业办副主任王春军说:“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对老旧小区进行改造。鼓励在老旧小区的周边空地、低效能用地上等建设物业服务、养老等设施,完善小区功能;出台优惠政策,鼓励电力、通信等专营机构参与老旧小区改造,构建老旧小区管理长效管理机制。推动改造后的小区物业管理全覆盖,引导利用现代化识别系统和视频监控、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提高智能化管理水平,打造一批“智慧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