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身定制脱贫方案 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找准出路
前两天,市三工河乡大泉中心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张招全赚取了发展庭院经济以来的第一桶金。拿着这笔钱,张招全又郑重地交到驻村工作队手里,希望工作队继续帮他联系鸡苗助力发展庭院养殖。
发展庭院养殖这在过去,张招全想都不敢想。以前只要国家救助补贴下来,他不是给媳妇买药就是还些外债,一年到头一家6口就填饱了肚子。循环往复压得张昭全喘不过来气。今年初,市融媒体中心驻三工河乡大泉中心村“访惠聚”工作队来到张招全家了解情况。“怎么让这一家人脱贫?没有劳动力怎么发展生产?”这样的问题大家反复讨论。最终,工作队决定:“发展庭院养殖,养鸡。”
定下发展思路,工作队又当起”鸡贩子“,四处联系鸡苗,价钱太高不能要、鸡苗不精神不能要、品种不好不能用,苛刻的购买要求让养殖场都不愿意接待他们。这该怎么办?都5月份了,再晚就来不及了。就在大家一筹莫展之间,九运街镇一家养殖场听说情况后,表示愿意提供100只半大鸡,每只只要80元钱。工作队与村两委立即前往抓鸡并送到张招全家,从那以后,张招全夫妇俩每天给鸡喂食、整理鸡舍,日子充实又满足。妻子柳新兰逢人边说:手里有事做,精神好了,身体也觉得有力气了。
听说三工河乡大泉中心村有家贫困户养的鸡好可以出栏了,市人社局专门前来购买44只鸡和100枚鸡蛋,工作队、村干部、下沉干部、村派生各支力量又帮助张招全杀鸡、拔毛、装袋,一个下午时间,顺利完成任务。接过6210元钱,张招全激动地找到工作队长白黎明,希望他再帮忙联系鸡苗,抓紧时间再养鸡,争取国庆节时有个好收益。
说起对张招全家今后的扶持打算,工作队长、第一书记白黎明心里也有了清晰的规划:“利用庭院循环养鸡,收入一部分留作生产资金,一部分陆续归还欠债,大女儿根据其意愿联系周边企业进厂打工,既能顾家又能有一部分收入,力争年底一家人人均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市融媒体中心驻三工河乡大泉中心村“访惠聚”工作队郝凌云 冀春艳 韩晓彤)责任编辑: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