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康市人民政府

www.fk.gov.cn

看滋泥泉子镇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翻身“蜕变”

2020-06-03 11:02:01 来源:中新网新疆新闻 阅读次数:
【字体: 打印

(通讯员 黄玲)在阜康市滋泥泉子镇有这样一些人,他们自小经受病痛折磨,却依旧对生活保持一颗乐观、独立进取的心,在扶贫干部的鼓励和支持下,他们通过自身勤奋努力,实现脱贫致富。

“公益性岗位”精准细致、久久为功

每天清晨,当人们还在睡梦中时,南泉中心村文化室院内却早已不再安静,扫帚声沙沙作响,每每听到这个声音,大家便知道是曾天云又开始扫院子了。自打去年9月,南泉中心村为曾天云安排了公益性岗位,这位年近六旬的老人,便担负起了文化室的卫生环境清理工作。

家住南泉中心村的曾天云,妻子彭秀群身体多重残疾,丧失劳动能力,一家三口人靠十来亩地维持生活,十几年来家中里里外外也只有曾天云一个人操持,儿子一天天的长大,上学需要用钱也成了“雪上加霜”。2014年精准识别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生活的艰难并没有将曾天云压倒,村上的扶贫专干和工作队常常入户到他家,同时带来了脱贫攻坚的各项惠民政策,自2016年开始,曾天云先后享受到扶贫生产母羊42只,8000元的扶贫小额贷款用于发展养殖,2017年、2019年,2020年分别享受扶贫小额信贷1万元,用于发展种植业,19年秋天政府为他提供公益性岗位,在中心村文化室打扫卫生,他每天的时间都安排的满满当当,除去每天打扫卫生,喂牛羊时间,自家地里没活的时候,还要出去打工挣钱。“现在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再也不想回到从前了,想让儿子好好上学,将来找个好工作。”曾天云说。


“爱心小商店”夫妻合力、滴水穿石

“老板,来瓶冰红茶,再拿两桶泡面,两根火腿肠,多少钱。。。。。。”杨金全在自家的小商店里忙活着,虽然走路不是很利索,但娴熟的身手让他在店里丝毫没有障碍。杨金全一家三口人都是残疾人,家庭收入微薄,生活十分困难,是街北中心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街北中心村扶贫干部,工作队认真仔细了解他们家的生产生活情况,为他制定了详细的帮扶措施。2016年他们享受到脱贫攻坚生产母羊20只,2017年杨金全考虑到自身的不足,重的力气活没办法干,便有了开商店的想法,跟扶贫干部商量后,租了店铺同时在街北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办理了相关的手续,不久杨金全和妻子的“学红商店”在天山路十字路口处开业了,商店开业政府为其送去冰柜,保鲜柜等设备。2020年杨金全夫妇享受到昌吉州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奖补资金16000元。夫妻俩起早贪黑,诚信经营,再加上各种补贴等收入,杨金全一家的收入很可观。

杨金全说“我虽然是个残疾人,但我从不认为自己是弱者,我要克服身体残疾行走不便的许多困难,和健全的人一起学习经营,我也要过上小康生活。”

“巧手绘蓝图”身残志坚、润物无声

“哒哒哒。。。哒哒哒。。。”丁秀的缝纫机又在忙碌地旋转着。家住东湖中心村的丁秀由于言语障碍一直以来都是和母亲相依为命,母亲年纪大了同时还患有高血压等各种慢病。</p>

2014年精准识别丁秀母女二人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于是扶贫干部的帮扶脚步便来到了丁秀家,2016年丁秀享受60平方的扶贫建房,16年和17年享受扶贫生产母羊10只,2018年享受扶贫小额贷款8000元用于扩大养殖,丁秀虽不能说话,没办法与人交流,但是心灵手巧,喜欢研究刺绣,十字绣等女红,在扶贫干部与工作队的鼓励和支持下,丁秀开始在家做些手工布鞋、鞋垫、香包、抱枕、十字绣之类的物件,在村里相当受欢迎,很多村民都在丁秀这里定做、采购。她的一双巧手,诉说着她明亮美丽的心灵,描绘着她勤劳勇敢的梦想,刺绣着她幸福安居的生活。


目前,阜康市滋泥泉子镇25户67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的帮扶下,不仅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并于2016年脱贫出列,像他们一样很多个“身残志坚”的奋斗者,不被命运打倒,演绎着自己的精彩人生。

责任编辑: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