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康:扶贫帮困 他们是认真的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怀揣着一颗真挚朴实的心和共同的梦行走在乡间巷道,他们走村串户,访贫问苦,把老百姓最朴实的脱贫愿望变成了现实,他们是老百姓口中的知心人,他们既是“村里人”,也是村民的贴心人,他们就是市政协驻城关镇大西渠村“访惠聚”工作队员和村干部。他们把大西渠村当作自己的家,把老百姓当作亲人,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的要求。
盘里汗•阿合买提是大西渠村民,一家3口人,因她本人患有疾病,还要抚养照顾年幼的女儿,日子过得非常拮据,市政协驻城关镇大西渠村“访惠聚”“工作队和村“两委”把保障她们母女的生活当做一件大事,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访惠聚”工作队已连续两年,每年拿出近5000元钱为她解决取暖问题,缴纳水电费等,送米、面、清油等生活用品,为孩子买衣服、书包、作业本等学习用品,还为他们母女缴纳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每当食堂做上好吃的饭菜,队员们都不会忘记给盘力汗母女送上一份。盘力汗的手机坏了,孩子又要上网课,“访惠聚”工作队员刘宏刚毫不犹豫将自己的手机提供给他们,让盘力汗和女儿使用。
长期服药是稳控盘力汗病情的有效办法,为了准确掌握盘力汗的用药情况,村委会副主任李玉梅便主动担当起盘力汗的用药监督员和生活管理员,隔三差五到盘力汗家里去,看看药是否用完,生活用品是否短缺,还语重心长的和盘力汗谈心谈话,帮助她联系适合她的工作,鼓励她走出去打零工,长见识,做一个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看到药马上吃完了,李玉梅便提前与医院联系,为盘力汗购买药品,两年多来,盘力汗的药物从来没有断过档,因为服药及时,监管到位,盘力汗的病情一直处于稳定状态。如何让盘力汗母女的生活得到持续保障,一直是工作队员心中的一件大事。
2019年,市政协驻城关镇大西渠村“访惠聚”工作队和村干部共同商议,将盘力汗母女的情况及时向上级党组织报告,为盘力汗母女申请了低保,现在母女俩每人每月可以领到最低生活保障金475元。
身体逐渐康复,生活有了保障,盘力汗的脸上的愁容消失了,她说,李玉梅主任就和家人一样操心我家里的事,关心我们,工作队和村干部经常帮助我们,把我们当亲人一样,我们心里很温暖。
“太感谢你们了,你们经常到我们家里来,问寒问暖,比我的儿女还来得勤,还了解我的情况,真的是比亲人还亲……”村民陈玉英接过工作队员和村干部交到她手里的慰问金,眼里闪动着泪花。
今年以来,市政协驻城关镇大西渠村“访惠聚”工作队和村“两委”坚持把解决群众的生活问题,让村民平安幸福的生活作为重要内容。通过入户走访,和村民聊天,全面深入了解村民的情况和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群众反映的每一个问题,干部们都认真记在本子上,宣传解释,研究办理。
通过统计,村上有15户村民因家人患病或年老体弱不能从事正常的体力劳动,影响经济收入,工作队和村干部通过认真研判后,采取村上帮助一点,上级扶持一点的办法,帮助这些村民解决生活困难,年初以来,先后申请上级生活补助资金,为生活有困难的15位村民发放生活补助金近8000元。
今年50岁的村民郁新红,因患有严重的肾炎多年,常年离不开药,虽然年龄不大,但生活问题一直是工作队和村干部挂心的事,隔三差五,干部们就去他家里走访,和他聊天,了解身体状况,生活情况,鼓励他树立自信心,保持好的心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冬天到了,“访惠聚”工作队员发现他家的房门变形,关不严实,屋内进风,就立即为其购买了一幅新门更换上。每隔一段时间,就给他家里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用品,村干部还及时为他宣传惠民政策,把关心关爱送到他家里,使不能从事体力劳动的他有正常的生活,有愉悦的心情。
“ 我马上就能住上新房子了,这是我经常盼望的事,又觉得做梦都想不到的事”,憨厚老实的村民张庭卫高兴得对邻居们说。自打新房子盖好后,他脸上时常洋溢出笑容,他每天在新建的房子前后忙活着,不停地平整着院子,收拾着砖块,规整着废旧的物品。
张庭卫多年来一直靠当环卫工人、阶段性打零工过日子,因没有攒下多少积蓄,一直住在二十多年前修建的砖木结构的破旧房屋内,“访惠聚”工作队、村干部积极争取申请危房改造项目。拆旧建新之前,村民的吃住怎么办,工程如何实施,还存在哪些困难。。。。。。,一系列的事情,让工作队和村干部们忙得不可开交,一个多月的时间,新房子顺利建好了。像张庭卫这样的危旧房屋改造已实施了8户。
如今,破旧的土平房都已成为了过去,村民们都住上了整齐宽敞舒适的房子。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市政协驻城关镇大西渠村“访惠聚”工作队和村干部服务群众的中心工作,也是责任使命。村民的每一件小事,都是实实在在的大事,市政协驻城关镇大西渠村“访惠聚”工作队和村干部真心谋事,用心干事,用实际行动抓民生解民忧,帮助群众解决困难,用一颗真挚火热之心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通讯员 杨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