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康:按下就业扶贫“快进键”跑出脱贫攻坚“加速度”
这段时间,牧民毛那依•马合苏提每天都在家门口的扶贫车间忙碌着,赶制疫情后的新一批服装订单。今年59岁的毛那依•马合苏提是阜康市上户沟乡黄山村焦炭厂片区的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2019年,毛那依•马合苏提为减轻儿女的负担,她选择和村里其他建档立卡贫困户一道加入到扶贫车间。工作一年多来,她从一个技能“小白”变成了娴熟的技术工人。现在一个月下来,她不仅能和团队共同完成300多套服装制作,还能每月定时拿到足额的工资。
阜康市上户沟乡黄山村焦炭厂片区牧民毛那依•马合苏提:“我们原来在家里面什么都不干,现在来到这个厂子做衣服,已经一年多了。现在我们什么衣服都会做了,还有工资,我们学到了技术。感谢党和政府,给我们带来的这么好的机会,这么好的工厂。现在一个月拿1000到2000的工资,思想上也有了大的改变,现在我们开开心心地过着幸福的生活。”
家庭人多地少,缺少劳动技能,难寻就业岗位,曾是上户沟乡黄山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面临的生存困境。在就业扶贫政策的帮助下,“访惠聚”工作队积极协调企业,黄山口片区的牧民拖合达汗•沙很巴依在家门口的加气站实现了稳岗就业,已经工作两年多的拖合达汗•沙很巴依由于工作表现突出,现在已经成为加气站的保安班长,闲暇之余与妻子还发展养殖业,双收入让拖合达汗•沙很巴依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阜康市上户沟乡黄山村黄山口片区牧民 拖合达汗•沙很巴依 :“原来我们就是搞养殖,收入也不高。现在工作队来了,给我们找了活儿干,现在我们条件越来越好了。一个月2700元的工资。我们也脱贫了。我打算以后一边工作一边搞养殖,让日子越来越红火。”
在多措并举的帮扶机制下,阜康市上户沟乡黄山村走出了以“输血式扶贫”变“造血式扶贫”,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扶贫格局,进一步激发了农牧民群众自身的内生动力。2019年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巴恒•哈特利别克,因为母亲身体羸弱,家中仅靠父亲跑运输挣来的微薄收入维持家庭开支。毕业后,巴恒•哈特利别克主动担起家庭责任,今年1月份通过社会招聘,她进入了新疆中泰矿冶有限公司工作,仅仅两个多月的时间,她就很快适应了新的工作,现在每月3200元的实习工资,不但自己能赚钱养活自己,还可以带动家里人一起脱贫。
阜康市上户沟乡黄山村焦炭厂片区牧民巴恒•哈特利别克:“我来到这以后掌握了一项技能,我想通过这个技能好好提升自己,学到更多、让自己的收入变得更高。我出来工作,家里的负担也减轻了。我以后的目标就是在这好好干,然后给我妈妈治病,然后再通过我自己的努力买个房子,让我们家里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
据了解,阜康市上户沟乡黄山村2014年被确定为自治区级扶贫开发重点村,2015年脱贫退出。共有已退出建档立卡贫困户160户597人,2019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3673元。为切实达到稳得住、能致富的脱贫成效。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阜康市上户沟乡黄山村“访惠聚”工作队,探索建立稳定有效可持续的托底帮扶机制,将建档立卡贫困户实行分类施策,精准扶贫,多渠道推进稳岗就业。
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阜康市上户沟乡黄山村“访惠聚”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常元利说:“让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人充分地、稳定地就业,是我们今年脱贫攻坚巩固提升的一项主要内容。我们针对每户人、每个人的情况制定了一户一策的巩固提升方案,我们随时监测每一家人、每一个人的就业情况,帮助他们完全地、充分地就业。对已经就业的,我们随时监测,他的就业情况,鼓励他长期就业,稳定就业。”(通讯员 秦雪芳 党馨茹 郭婷 孔占强 朱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