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康市人民政府

www.fk.gov.cn

阜康市:脱贫攻坚提质增效 致富路上守望相助

2020-03-31 11:03:47 来源:中新网新疆新闻 阅读次数:
【字体: 打印

近日,在阜康市上户沟乡黄山村的新疆惠民生制衣有限公司扶贫车间,47岁的哈萨克族妇女阿森古丽•那森别克正和村里的其他7位姐妹为阜康市几家单位加工一批防疫工作服。她从2019年2月到这个工厂上班,干了8个月收入18000元。今年2月10日至24日,她在这个扶贫车间收入就达到3400元。

与此同时,在黄山村东槽子片区的阜康市裕惠福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扶贫车间,43岁的哈萨克族牧民加依娜尔•哈布力和村里的20多名妇女正在为新疆华康包装有限公司的包装袋进行套袋加工。她们每人每天完成1000个袋子,一个月工作20天,每人可以收入1200元。

阜康市在全面推动扶贫企业复工复产的同时,利用中央、自治区下达的570万元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确定实施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活条件改善等7个项目。截至目前,7个项目已全部发布招投标公告,所有项目将在3月底全面开工建设。

阜康市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28户1056人,分布在6个乡镇42个村,2016年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上户沟乡黄山村是全市唯一的贫困村,于2015年整村退出贫困村行列。2019年,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收入14156元,“两不愁三保障”均已达标,无返贫现象和新识别贫困人口。

为了把新冠疫情对脱贫攻坚收官之战造成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限度,阜康市制定了12项措施促进脱贫攻坚提质增效。全市31名市领导分片包干45个有扶贫任务的村,303名副科级以上领导结对帮扶344户贫困户,将各项惠民政策宣传到村、到户、到人,同时着力解决扶贫工作中存在的各类问题,确保不发生返贫现象。

3月4日下午,九运街镇五工梁中心村党总支书记赛小明专程来到村民马彦明家的羊圈里,为他家送来了牲畜防病治病的药品。2020年冬天,马彦明家的160只生产母羊生产冬羔170只。由于疫情防控要求,马彦明夫妇不能出村购买兽药。党总支书记赛小明接到马彦明的求援电话后,马上和访惠聚工作队一起给他把药品买好并亲自送上门来。据马彦明介绍,他家的这些冬羔到五月中旬就可出栏,预计收入可达15万元左右。

3月5日早晨,上户沟乡东湾村牧民帕提古丽给她的结对帮扶干部打电话说:“去年春天你给我买的母牛昨晚生下了一头漂亮的西门塔尔牛娃子。”帕提古丽丈夫病逝,自身患有多种疾病,儿子胡瓦提在家待业。2018年,阜康市委宣传部结对帮扶干部和结对帮扶企业负责人给帕提古丽家买了一百只三黄鸡和一头西门塔尔母牛,指导她养鸡,利用人工繁育技术让母牛怀上了牛犊,并给她的儿子找到了一份比较稳定的工作,让这个困难家庭在两年之内彻底脱贫。

在阜康市郊的城关镇丽阳村,60岁的吾拉英•阿米都一家三口人只有7亩地,他把土地承包给他人,自己跑运输,生意也不景气。2017年,村两委干部和访惠聚工作队领导听说他年轻时跟着父母学了一手打馕的好手艺,就上门动员他和妻子吐尔逊汗•肉孜在家打馕。村两委和工作队帮助他在附近的城区联系了几个定点食品销售点。吾拉英•阿米都两口子每天打220个馕,除满足全村人的需求,剩余的馕都销往市区。从2019年7月至今,每月纯收入3300元。疫情期间,村工作队派车帮助他把馕送到市区各销售点,又购买了他家2000个馕送给村里的困难群众。吾拉英•阿米都说:“是村两委和工作队把我引到了这条致富路上。”

在三工河乡大泉中心村,哈萨克族牧民库里曼•胡沙英和丈夫饲养了40峰母骆驼,现在正是骆驼产奶期,在访惠聚工作队的帮助下,他们在市区打开了驼奶的销路。从2020年年初到现在,驼奶销售收入36000多元。在自己致富的同时,库里曼•胡沙英两口子不忘村里虽然脱贫但生活还不富裕的牧民,他们利用自己在阜康市区打开的畜产品销售网点,无偿为这些牧民销售牛奶等畜产品,帮助他们增加了不少收入。(通讯员 孙国富)

责任编辑: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