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康市投入72万扶贫项目资金让盐碱地种出“金疙瘩”
盐碱地上也能孕育脱贫致富新希望。今年我市投入72万扶贫项目资金助力三工河乡拜斯胡木中心村1.2万亩盐碱地改良,以生态种植改良盐碱地让农牧民收获“金疙瘩”。
日前,阜康市农技人员带着10吨酸碱平衡剂,免费送给三工河乡拜斯胡木中心村一家亲农业专业种植合作社,用于七千亩盐碱地改良。
往年春耕前合作社都是自费购买酸碱平衡剂,种植成本高,实际收入低。今年政府免费送来酸碱平衡剂,这让大家看到了希望,种植生产也有了干劲。
三工河乡拜斯胡木中心村一家亲农业专业种植合作社负责人王智:“使用这个(酸碱平衡剂)每年棉花上面可以增产百分之五左右。用了这个我们农户有一定的收益,我们这个承包户有收益,村民也得有一点效益。”
三工河乡党委副书记苏宁:“项目的后期由种植大户按照每亩地十五元的价格给老百姓进行一个收益的分红。预计受益资金能达到一百六十五万。三工河乡将加强对该项目的监管,确保所有的改良剂全部用于农牧民的土地,确保农牧民增收,巩固脱贫成果,提高效益,进一步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
据了解,拜斯胡木中心村盐碱地改良项目惠及581户2000多名农牧民,其中涉及贫困户20户49人。由市农业农村局负责技术监督,实地勘测、提出土样,确保扶贫项目落实到位,让农牧民获得实实在在的收入。
“2020年三月份进行开标,我们和中标单位对项目的实施整个进行了倒排工期。项目资金总共是七十二万,平均每亩地是六十元,总共项目面积是一万二千亩,其中这个每亩的五十元用于购置改良剂,每亩的十元用于技术的指导和操作。整体到现在为止改良剂已经部分到位,前期的测土、取土样等等工作已经完成。下一步呢我们将把这个改良剂进行实地的投放。”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党支部书记马常福介绍到。(通讯员 马文静 党馨茹)
责任编辑: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