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康市:乡村学校“煤改电”让孩子温暖过冬
阜康市在推进“煤改电”项目过程中,将学校师生的冷暖放在心上,让农村学校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农牧区学校成为“煤改电”的受益者,孩子们可以在温暖的环境中专心学习、健康成长。
进入三九后,天气越来越冷,在阜康市城关镇中心小学,师生们迎来“煤改电”后的第三个取暖季。
近日,当笔者走进学校大楼,暖融融的空气扑面而来。教室里温度适宜,学生们脱下厚厚的外套叠放在各自的柜子里。“现在的教室比以前暧和了很多,可以脱掉羽绒服上课了。”学生郑宇飞高兴地说。
2017年10月,阜康市城关镇中心小学按照阜康市实施乡村小学“煤改电”工程的要求,将煤锅炉更换成了电锅炉。电锅炉操作方便,只需要提前设置好时间和水温,供暖系统便会定时自动启动,供暖温度稳定。
说起采暖方式的转变,城关镇中心小学德育主任王梅深有感触:“以前暖气是自己烧的,早晨热不起来,我们羽绒服都不敢脱。现在改成电采暖以后,办公室的温度能保持在23℃以上,老师们都非常高兴。”
以前每到采暖季,让学校领导最头疼的事就是生锅炉,不仅要烧大量的煤炭,取暖效果也不太理想。除此之外,还要请锅炉工烧锅炉,堆积的炉渣、飘落的黑灰都影响了校园环境。阜康市城关镇党支部书记陈红民介绍说:“使用电锅炉保证了教室、办公室、学生宿舍的温度。电锅炉不向空气中排放烟尘,对环境保护有好处。”
阜康市上户沟乡是相对偏远落后的贫困村,辖区区域面积大,人口居住相对分散,该乡设立了1个中心幼儿园和6个教学点。“煤改电”工程实施后,目前中心幼儿园及各教学点均改为电采暖。
阜康市上户沟乡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刘婷说:“2019年,我们把最后一个使用煤锅炉的黑沙梁教学点也改为了电釆暖。通过电釆暖设施的改造和新建,满足了孩子们生长发育的需求,保障了幼儿园保育教育的服务质量。”(通讯员 李向耀 摩丽德尔·黑扎依)
责任编辑: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