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运街镇: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为乡村振兴增添新动能
阜康市九运街镇通过抓科技示范、内外联动、养育结合等载体,积极培养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为乡村振兴增添新动能。
抓科技示范,育“特色”新型农民。成立特色农业、特色林果、特色畜牧养殖等6个产业科技人才示范基地,吸纳培养200余名心怀农业、情系农村、视野宽阔、理念先进的“新农人”。拟建科普示范基地,积极推动草莓、西红柿、玉米、打瓜、设施农业等15种农业科技的引进和推广,采取选派科技特派员等方式,让3名农业专业技术人才走进田间地头,对农牧民种植、养殖给予全程技术服务和指导示范。定期组织农牧民观看草莓种植、玉米防虫等专题教育片60场次,帮助农牧民掌握农作物种植、病虫害防治、牲畜家禽养殖、牛羊育肥、使用操作植保无人机、温室大棚管理、果树嫁接修剪、农产品深加工、工艺品制作等20多项实用技能,实行“分阶段、重实训、参与式”的教学模式,真正将“培训”转变为“培育”。
抓内外联动,育“专业”新型农民。以加强农牧业生产技术推广普及为重点,从州、市聘请专家级技术人员,对设施农业进行技术指导和科普培训70场次。安排30多名新型职业农民赴内地农牧业发达地区参加考察学习,学习外向型设施农业、现代畜牧业、特色林果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经验。考察结束后,依托市级示范园、乡镇“实验田”,帮助农民推广新技术、扩大合作、开拓市场,建立一支蒿、板蓝根、洋甘菊、西红柿等示范基地16个。通过现场教学、实践操作、外出参观交流学习等方式,学习现代化农业、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电子商务、“互联网+农业”等内容,帮助农牧民在农业生产、经营技能上得到全面提升,进一步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素质和创新意识。
抓养育结合,育“全面”新型农民。实行帮扶责任人、工作队员、村干部与新型职业农民“一帮一”帮扶对子32对,工作队协调农技、科技、林业等部门为他们开展“上门送服务”活动120场次,进村入户解决生产技术难题156个,让新型职业农民带动更多的群众学习创业致富技能。针对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乡村发展急需的农业技术人才,精选一批新型职业农民组成“本土专家”队伍,深入到田间地头为农牧民开展“点对点”服务活动260场次。建立新型职业农民档案和信息管理系统,对特别优秀的新型职业农民实行重点培养,符合党员标准的及时吸收加入党组织12名,并优先选拔6名新型职业农民进入村级班子,为新型职业农民发挥作用搭建平台。(通讯员 张晶 杨国安 审核 肖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