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康市人民政府

www.fk.gov.cn

阜康国有林管理局高质量绿色发展纪实

2024-10-14 10:32:02 来源:阜康市融媒体中心 阅读次数:
【字体: 打印

     国有林场是宝贵的生态资源,是国家最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森林资源基地,现已成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主阵地。今年以来,阜康国有林管理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的重要论述精神,持续强化林草创新,强化制度管理,强化示范引领,以科技赋能推进现代化林场建设,以绿色发展助力可持续发展,描绘出了一幅幅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的国有林区美丽画卷。

    高精高效 现代科技助力资源保护
    阜康国有林管理局经营区总面积140万亩,其中林业用地60.36万亩,拥有典型的高山冰碛湖、丰富多变的地形地貌、鲜明的植被垂直带谱,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个关键地区,是世界自然基金“全球200”生态区、国际保护组织全球34处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
    多年来,阜康国有林管理局在传统巡护模式中,往往会面临多种像传统人工森林巡护工作量大、耗时长、信息传递不畅、特定区域无法到达的弊端。护林员趋于老龄化,年龄均在50岁左右,体力下降与林区日常巡护的工作强度存在冲突。林区天气变化快、地形复杂、野生动物频出,都会对护林员造成人身伤害。另外,传统巡护还存在精度低、紧急情况下信息共享不及时的问题,这些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今年,阜康国有林管理局针对营区“地广人稀山林密、陡峭多变无信号”等不利的自然条件,组织开展无人机森林巡护应用专题培训班,系统培训森林资源巡护无人机专项应用技能,经过“实训+考核”,参训的30名学员顺利通过考试,取得无人机合格证。原本靠双腿一天都走不完的7公里巡护路线,现在无人机30分钟就能巡完;原来每天每人顶多巡护3趟,现在每天每台无人机一天可以飞十几个来回。
    科技力量,对森林守护和一线护林员来说,带来了巨大的变革,让他们的日常工作更轻松、更高效、更安全,更好地完成森林守护工作。
    全自主无人机飞行工作过程中,可实现自主规划航线、仿地飞行、数据回传、智能分析等功能,同时无人机支持低电量自主换电、断点航线续飞及航线终止返航工作,真正实现无人值守化巡视。无人机机动性强、灵活度高及监测范围广,结合夜间红外成像技术,将巡护画面传送到智慧平台,形成“天上+地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提高了巡护效率,进一步向智能信息化建设迈出了关键性步伐。
    阜康国有林管理局综合办主任、林长办负责人高鹏说:“无人机组森防打破了传统的徒步、乘车巡防模式,进一步提高了森林资源保护、野生动植物救护与保护、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灭火等工作的能力,为全面提升林区无人机智慧林业打下坚实基础。”
    立体监控 数字化平台提升指挥能力
    9月20日,记者在阜康国有林管理局智慧林业综合管理平台看到,该平台正在对林区进行实时监看和记录,通过对烟和火的颜色、形状、轮廓、纹理以及光谱和空间几何特征等多种因素进行智能判别,精准识别烟火。同时,通过前端设备回传数据,计算视频图像正对点的经纬度,从而实现火点的精准定位,有效提高应急响应速度和灭火效率。
    为深化林长制信息化建设,强化源头管理效能,阜康国有林管理局建立智慧林业管理平台,以森林资源“一张图”为基础,综合运用3S技术、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森林的生长状况、病虫害发生情况、森林火灾等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
    今年,该局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机制创新和措施创新,全面建立了无人机、高空云台、防火预警监测系统为一体的“天空地”森林监测保护立体监管模式,涵盖“天保管护、林草防火、造林绿化、森林抚育、有害生物防治”等多个领域。
    据悉,阜康国有林管理局今年投入12.5万元建设森林防火语音宣传杆10套,具有入山人员和车辆的自动识别、语音播报、拍照记录等功能,替代人工值守实现24小时不间断工作,通过4G无线传输传回监控中心,结合后端云平台为管护人员提供管理依据、为大数据平台提供基础数据,实现辖区森林资源“智能化”巡护监测全域覆盖,做到资源保护管理科学、快捷、精准、高效,林业智慧化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
    阜康国有林管理局防火科副科长王庆美介绍:“通过大数据平台的搭建,我们逐步建立起林草防火指挥调度体系,确保火情监测数据和指挥调度信息的可靠传输与处理,实现了传统管理模式向现代化、科学化管理的跃升。”
    多措并举 科学保护野生动植物
    阜康国有林管理局着眼构建野生动植物智慧保护体系,逐步普及智慧化、数字化监测系统,远红外相机、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手段的应用,有效提升野生动植物日常巡护及监测保护效率。
    年初,在天山天池景区大东沟片区,红外相机分别在1月3日、2月7日和2月16日拍到三只雪豹“刨坑”的画面。虽多有发生,却很难拍到,通常人们会通过雪豹留下的坑来追踪它的踪迹。此次红外相机架设在雪豹经常出没的地方,因此拍到了这些难得一见的画面。
    阜康国有林管理局野生动物保护科副科长穆玉琴说:“我们首次拍到雪豹是2019年,当时只拍到了一只,其间再没有拍到雪豹的足迹。2023年我们在天池景区布设了一批红外摄像机,截至目前,我们抓拍到了大概有八九只不同年龄段、不同体形的雪豹。”
    除了监控到雪豹的踪迹,1月10日,阜康国有林管理局通过视频监控捕捉到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尾海雕采食行为,这也是首次在天山天池记录到该物种。为给研究和保护区域内野生动物提供有力数据支撑,进一步保护生物多样性,阜康国有林管理局还在野生动物分布区域布设83个监测位点和88部红外相机。目前,已监测到白尾海雕、雪豹、马鹿等40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资料图

今年,该局持续开展野生动物监测调查工作。采用红外相机技术,持续监测阜康国有林区野生动物分布热点区域和具有全区典型代表性的区域,对地面大中型兽类和鸟类资源进行常年监测,为研究区域内野生动物种群分布、生存环境、数量变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天山天池景区的白榆作为“最美古榆树”入选全国“双百”古树名单,是生长在海拔近2000米地方的唯一一株榆树,树龄达185年。

多年来,阜康国有林管理局根据树木不同情况采取多项保护措施,对树木“挂牌”、设置护栏,对歪斜的树体和枝干加支撑、封堵树洞、砌树池、包树箍等;在养护复壮上,采取复壮沟、通气管、幼树靠接、土壤改良、病虫害防治、修剪枯死枝等措施。

天池管委会党委委员、阜康国有林管理局局长陈占元表示,我们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发力,纾困解难、破局开路,科学开展国土绿化,扎实培育、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助力林业高质量发展、高水平保护、高效率运行,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和质量成色。

栉风沐雨、砥砺前行。迈入新征程,阜康国有林管理局将坚持按照“增绿、提质、防灾、创新”四位一体的工作思路,奋发有为、扎实工作,奋力谱写新时代发展的绚丽篇章。

责任编辑:阿丽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