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润疆·文润阜康】2023年全国科普日昌吉州暨阜康市主场活动启动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的战略擘画,深入推进文化润疆,突出价值引领,引导社会风尚,展示科技成就,立足公众所需,构建社会化工作大格局,服务创新发展,提升全民科学素质。9月17日,2023年全国科普日昌吉州暨阜康市主场活动正式启动。
刘媛 摄
启动仪式由昌吉州科学技术协会主办,阜康市科学技术协会、阜康市委宣传部、阜康市教育局承办,围绕“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助力科技自强自立”主题,2023年9月17日至23日在全市集中开展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并将主题宣传活动贯穿全年。
启动仪式上,昌吉州科协党组书记赵学经讲话,他说,在全州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听取自治区和兵团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之际,举办全国科普日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认真贯彻《科普法》,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扎实做好各项科普活动,在全州掀起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潮,为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科学文化素质,推动昌吉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力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的典范地州作出应有的贡献!
近年来,阜康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深化科学技术应用,已建成自治区、州、市级科普教育基地19家,拥有科技特派员266人,注册天山科技云科技工作者5353人、科普中国APP信息员4197人,阜康胡萝卜科技小院获得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命名表彰,飞览天下·新疆会客厅、阜康市博物馆等先后被命名为自治区级第一批、第二批科普教育基地,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76场次,惠及3.5万人次,全市科普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阜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韩丁在致辞中说,广大科技工作者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强烈的使命感,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全市人民的创新热情,让群众充分感受科技的实惠,要持续营造重视科技、参与科技、自主创新的浓厚氛围,谋划好科技科普工作发展路径,为助推阜康市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仪式为中国流动科技馆新疆巡展阜康站揭牌;为获得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新疆阜康胡萝卜科技小院授牌;为获得2021-2025年第二批自治区科普教育基地阜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新疆交投阜康服务区“阜康之星”航天陨石科普馆、阜康市博物馆授牌;为科普大篷车宣传活动参与车辆授旗。
与会领导共同为2023年全国科普日昌吉州暨阜康市主场活动按下启动球。
启动仪式结束后,与会人员一同观看科学家精神短片,参观科普大篷车巡展、博物馆、流动科技体验馆。
刘媛 摄
阜康市第二幼儿园大三班潘梦歆说:“我在VR眼镜里面看到了恐龙,它在跑步,我觉得特别神奇。”
阜康市第一小学六年级6班学生杨晨钰说:“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要善于观察、乐于思考、敢于创造,进一步树立科学思想、科学态度,养成科学习惯。”
新疆交投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昌吉州分公司经理贾国宽说:“此次授牌仪式,也给我们提振了信心,我们将依托阜康之星航天陨石科普馆,普及中国航天知识,有效整合爱国主题教育和中国航天史,为助力阜康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科技力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近年来,阜康市科技工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推进文化润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在聚力高质量发展和创新驱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现有高新技术企业20家,第一批已申报17家,专精特新企业1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2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培训五类人群5.12万人次,有效孵化企业(团队)103家。积极与新疆农业大学、山西农科院、新疆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开展合作,科技特派员备案人数210人。投入1000万元建成阜康市科技馆。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近千场次,进一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满足广大农牧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昌吉州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部长曹瑞说:“我们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大力开展科普大篷车、流动科技体验馆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等活动,为深入推进文化润疆,助力昌吉州、阜康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和文化支撑。”
昌吉州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王彦鹏,阜康市领导马维新、吾阿提汗·达吾提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