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阜康市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全面启动
8月25日,阜康市召开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2023年启动会,全面查明查清阜康市土壤类型及分布规律、土壤资源现状及变化趋势,提升土壤资源保护和利用水平,为守住耕地红线、优化农业生产布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刘媛 摄
在阜康市城关镇渔尔沟村外环路加工番茄地,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外业调查组专家和新疆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专家按照外业采样技术规范,现场开展实地操作培训,在采样深度为20厘米的耕地中,根据5个剖面点采集了5千克以上表层土壤样品、3个表层土壤容重样品及1个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样品。
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外业调查组专家武红旗说:“为保证观测的耕作层厚度的准确,规定挖到耕作层厚度至少是一个剖面35厘米以下,从而来观测耕作层厚度,今天挖的剖面耕作层厚度是28厘米,我们土的重量是每一个1公斤多,最后保证土壤的重量是五公斤以上。”
刘媛 摄
据了解,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是时隔40年,对全国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再次开展的土壤“全面体检”,是保障粮食安全的现实需要,是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重要举措,是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土壤普查工作涉及土壤类型分布、理化性质、重金属、微量元素等,协调发挥土壤的生产、环保、生态等功能,促进“碳中和”目标实现。普查结果可为土壤的科学分类、规划利用、改良培肥、保护管理等提供科学支撑,为社会经济和高标准农田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
刘媛 摄
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外业调查组专家武红旗说:“从现场取样到质量控制都由专家进行完成,保证质量符合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规范,同时也保证取样的质量,我们的工作才做的更加有意义更加精准。”
此次土壤普查工作,对守住耕地红线、保护生态环境、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此次阜康市采集样点1411个,其中:表层样844个、剖面样290个、平行样23个、水稳性大团聚体样254个,全市样点数量多、涉及面积大,任务重、时间紧,阜康市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持续发挥牵头作用,每个乡镇配备1-2名熟悉土壤、农学知识的技术人员,严格执行“六统一”技术路线,坚持高位推进、高效率实施、高标准保障,开展好土壤普查工作,如期完成土壤普查工作各项任务,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刘媛 摄
阜康市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土肥科推广研究员李鸿亮说:“我们将组织好采样队伍,培训好采样人员,提高技术人员实地操作水平,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调查采样,全力完成好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
阜康市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党支部书记谭新华说:“我们将严格按照规范标准开展土壤采样、土壤流转、化验、数据成果各环节,为阜康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