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润疆】阜康:“国际博物馆日”邂逅“中国旅游日” 以文化人 以文育人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为深入实施文化润疆工程和“旅游兴疆”战略,5月18日,阜康市开展庆祝第12个“5.19中国旅游日”暨第46个“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推动中国旅游日和博物馆日成为我市文化旅游发展成果的展示日和宣传日,有效搭建博物馆与公众沟通互动的平台,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在全社会营造参与旅游、关注文物保护和非遗保护的良好氛围,在交流与互鉴中感知文明、触摸历史,点燃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情,丰富着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丰富文化滋养。
5月18日是第46个“国际博物馆日”,聚焦“博物馆的力量”主题。5月19日是第12个“5.19中国旅游日”,主题是“感悟中华文化 享受美好旅程”。
启动仪式上,市委副书记、天池管委会党委书记、主任王海燕致辞。她说,阜康市是全国县域旅游竞争力百强县市,文化旅游资源富集、禀赋优越,揽山水之美、得人文之韵,是令人心驰神往的“诗和远方”。近年来,阜康市深入实施文化润疆工程和“旅游兴疆”战略,以天池旅游为龙头,围绕“文化+”“+旅游”,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持续丰富旅游业态,做大做强天山天池国际旅游度假区,招商引进天山九龙谷、天山天池康养度假农庄、天山王母文化园、水磨沟瑶池仙谷等文旅项目,建成五江温泉城、五江玻璃栈道、飞览天下新疆馆等一批旅游打卡新地标。借助援疆资金建成全市第一家村级游客服务中心——山坡中心村游客服务中心,助推乡村振兴,促进阜康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文化与旅游有着天然的亲和力,强大的融合力,阜康市依托“以文导旅、以旅彰文,以文塑旅、以旅活文”的理念,大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2021年申请专项资金2400万元,对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体育馆进行全面提升改造,引入现代化、智慧化设施,植入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和互动体验项目。博物馆的升级改造,标志着我市馆藏文物和藏品保存标准化建设迈向新阶段,也为推进我市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厚植文化底蕴。
市委副书记、天池管委会党委书记、主任王海燕,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教育工委书记马瑾为获得2021年州级旅游新业态企业单位颁牌。
阜康市积极推进博物馆总分馆体系建设,将优质的文化服务向基层、向各行业延伸,发挥博物馆“文化中枢”作用,对达到标准的阜康工业展馆、国防教育展示馆、阜康市科技馆、“阜康之星”航天陨石科普馆、飞揽天下新疆馆、时代·记忆馆等行业展馆命名为阜康市博物馆分馆。山西援疆阜康分指挥部副指挥长、市委常委、副市长黄祥树,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马维新为阜康市博物馆分馆授牌。
随后,大家参观了文化润疆工作展示长廊,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了我市为进一步助推文化润疆工程,推动阜康市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通过提升改造图书馆空间布局及相关阅览配套设施,完成博物馆陈列布展工作,实施综合体育场馆基础配套设施改造提升项目等,更好的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让市民群众“泡”图书馆、走进文化馆、漫步博物馆、徜徉美术馆,用项目拉动传承创新,文化涵养滋润各族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的生动实践。
文物展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博物馆是文物展示的地点,更是诠释文物价值和意义的场所。近年来,阜康市依托“以文导旅、以旅彰文,以文塑旅、以旅活文”的理念,大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2021年,阜康市投入资金1000万元,历时两个月时间完成了博物馆陈列布展工作。博物馆的升级改造,标志着我市馆藏文物和藏品保存标准化建设迈向新阶段,也为推进我市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厚植文化底蕴。阜康市博物馆历史文物陈列分为7个展示区域,其中一层展示为序厅、先秦时期、汉唐时期;二层展示为宋元明时期、清朝时期、近现代时期、多媒体放映厅等。整个展陈系统地反映了阜康从3000年前的先秦时代开始的各个时期的历史面貌,有力地证明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古代丝绸之路的枢纽,世界文明的交融荟萃之处。展出石器、青铜器、陶器、骨器、木器、玉器、金属器、瓷器等跨越先秦时代至近现代各类型文物及非遗作品2563件。
阜康市滋泥泉子镇中学教师刘海燕说:“我们在欣赏文物的同时,也了解到其悠久的历史文化,让我们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通过参观,让我们切实感受到文化润疆工程给我们带来的实惠,让文化成为滋养心灵世界的营养餐。过两天,我还要带着我的家人来参观。”
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通过观看文物展示、掌握文物知识、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让大家在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享受一段美好旅程,获得更丰富的文化体验,使广大市民在家门口就能够拥抱诗和远方。
阜康市博物馆讲解员马国智说:“接下来,我要进一步深挖每一件文物背后的故事,让参观者了解历史的厚重、艺术的造诣,满足各族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共同营造‘文物之美’的多重维度,为助推文化润疆贡献力量。”
文物展示
今年4月,从巍巍太行到天山脚下,800余件山西文物首次来到我市,开展晋阜民间文物交流展,采取文字、图片、实物等形式,充分展示山西与阜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阜康市民孙乐说:“看到了山西和阜康的文物、‘非遗’项目交流,让我们受益匪浅,今后,我们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深入做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最是文化润人心。近年来,阜康市认真贯彻落实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深入实施文化润疆工程,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有效整合剧院、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科技科普馆、体育馆等12个场馆阵地资源,持续完善“一场四馆一院”建设,在讲习所搭建理论宣讲平台,在科技科普馆搭建科技科普服务平台,在文化馆搭建文化服务平台,在图书馆搭建教育服务平台,在体育馆、体育场搭建健康体育服务平台,因地制宜常态化开展“学习强国示范点主题活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文化惠民活动、“我们的节日”、“畅阅全城 书香阜康”全民阅读活动、百日广场文化及戏曲下乡村等系列品牌活动,有力推动了创作文艺精品、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文艺精品创作项目,推出《八匹马》、《神山博格达》等20多部文艺精品力作。实施文旅融合发展项目,招商引进天山九龙谷、天山天池康养度假农庄、天山王母文化园、水磨沟瑶池仙谷等文旅项目。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邹氏微雕”、“剪纸”等20个项目列入“非遗”保护名录,其中国家级名录1项,自治区级名录3项。
现如今,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到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从文艺创作成果丰硕,到文化事业发展成就显著......文化润疆工程多层面满足了阜康市各族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阜康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郭刚 马艺佳 张利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