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康:让“小微权力”“晒太阳”
中国昌吉网讯(通讯员刚立强、蔺欢)老百姓的权益受到侵害找谁去说理?该办的事儿迟迟办不下来,又该找谁去反映?阜康市纪委监委通过打造智慧监督大数据中心,让“小微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接受社会监督,更好地服务群众。
“有了这个平台,咱们人人都可以是监督员。大家对‘三资’管理有什么意见,村干部有啥胡整的事,咱们都能通过手机往上反映,有关部门会在第一时间受理。”近日,在阜康市九运街镇六运中心村文化室,村党支部书记阿不拉·米牙孜通过微信向村民演示阜康市乡村振兴“小微权力智慧监督平台”的用途。
把“小微权力”晒在阳光下,是阜康市纪委监委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通过探索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监督”模式,打造智慧监督大数据中心,同时选定市政务中心、良繁中心村、六运中心村、畅岁园社区4个示范点,通过公示权力清单,“晒”惠民惠农资金、项目、村(居)务等方式,强化对“小微权力”的监督,推动基层监督体系落实落细。
阜康市纪委监委开发了微信小程序,方便群众行使监督权利,只需扫描二维码关注“清风阜康”微信公众号,就能快速登录智慧监督平台查阅相关信息,可以随时随地举报反映问题和意见。目前,全市群众使用监督平台次数达到9万多次,日均超过1000人次,初步形成了监督机制与治理机制融合推进的新局面。
智慧监督大数据平台自2021年8月运行以来,共公示全市18类74项惠民惠农资金信息12万条,涉及资金6.16亿元,惠及群众2.49万人;公开85个行政村(社区)集体财务信息,涉及资金4.5亿元,打通了基层监督的“最后一公里”。“不仅让群众明明白白,也让干部清清白白。”阜康市城关镇纪委书记任雷坡对笔者说。
阜康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张志明表示,通过发挥大数据优势,推动监督从“瞪大眼睛”费力看到‘数据碰撞’轻松算,增强监督的“时度效”,把智慧监督有效融入基层治理中,提高群众满意度。下一步,我们将全面系统推动监督体系和治理体系建设,把监督之网越织越密,确保让人民充分行使监督权利,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