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中全会精神在基层】群众工作能手:贴心服务让幸福有“温度”
“真心换真情,实干得民心。”这是天池管理委员会驻阜康市城关镇丽阳村“90后”工作队员陈鹏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自2020年6月驻村以来,陈鹏积极解决村民的一件件“小事”,用真情、真心赢得了村民的信任与喜爱。
驻村伊始,陈鹏白天走访入户了解村情民意,晚上学政策、学党建和业务知识,理清工作思路,很快就进入角色。两个月下来,丽阳村的每个角落都留下了陈鹏的足迹,他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了每家每户的情况。
村民吾满·伊明与陈鹏年龄相仿,在平时相处中,陈鹏了解到吾满因为没有技术一直闲在家里,家中还有年迈的父亲需要照顾,面对日渐沉重的家庭负担,他常常愁容满面。
于是陈鹏主动找他谈心,摸清吾满的就业意愿后,积极鼓励吾满参加工作队、村“两委”组织开展的打馕技术培训班。在老师的悉心教授下,吾满的打馕技术迅速提高,并在陈鹏的帮助下到村里的馕合作社上班,成为了一名打馕师傅。“现在每个月我都能挣3500元,而且还能就近照顾父亲,非常感谢陈鹏!”吾满开心地说。
青年宣讲队共同学习
“报告提出,聚焦总目标,大力保障改善民生、提升各族群众福祉。党的惠民政策涉及就业、增收致富、教育等很多方面……”晨光中,陈鹏正在为村民宣讲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青年宣讲队本月第二次“接地气”的集中宣讲,再次赢得了村民阵阵掌声。
2020年12月,陈鹏在工作队的支持下,组织辖区青年党员、返乡学生等7人成立“青年宣讲队”,把中央和自治区重要会议精神、党的惠民政策和法律法规等融入宣讲内容中。
为了让群众喜欢听、听得进、有收获,陈鹏与其他小伙伴一同备课、学习、分享心得,通过“理论阐释+故事分享”的模式,在线上线下向村民开展宣讲。
渐渐地,宣讲形式丰富起来了,宣讲员们通过微信群、大喇叭,走进田间地头、农家小院等开展宣讲,通过“面对面”“屏对屏”宣讲,村民们的思想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转变,对党的惠民政策也更加了解了。打馕师傅吾满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没有创业思路的村民库尔班江·克热穆也找到了创业方向,拿着创业补贴申请书激动地说:“过去听不太懂这些补助政策,今天宣讲员来我们的合作社宣讲,一听就我听明白了,我也想申请创业资金,实现自己的梦想!”
和村民交谈
青年宣讲队火起来了,陈鹏便带着小伙伴们延伸服务触角,开展夏收、辅导作业、农产品网络销售等志愿服务活动,将宣讲与志愿服务融合,使“精神大餐”更加有滋有味。
“假期里,我学习了很多新政策、宣讲技巧和PPT制作方法,帮助村民干农活、打扫院落,还给村里的弟弟妹妹们辅导功课,我自己也收获满满,这个假期非常有意义。”正在帮助村民阿帕尔·玉苏甫秋收的宣讲队成员、返乡学生穆尼热·库尔班乐呵呵地说。
时间标注出长度,也释放着温暖。青年宣讲队用青春和热情积极开展宣讲,今年七月和八月共开展各类宣讲12场次,志愿服务8次。陈鹏和工作队员、村干部还开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宣讲6场次。
一桩桩、一件件,被解决的“小事”如同涓涓细流,流进百姓心里,成为了陈鹏对群众最长情的告白。“真心换真情,实干得民心,我将继续坚守自己的初心,用青春的力量和勤劳的双手,为丽阳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陈鹏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