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阜康“消防安全送到家” 量身定制冬季防火墙
扎实做好农村消防安全工作,积极推动新农村消防事业可持续发展,阜康大队立足农村防火工作实际,积极探索方法、整合资源、创新模式,精心策划开展农村防火宣传工作,以“新办法占领新阵地,以好队伍打造好作品”的方式,全面打造农村防火宣传新格局。
宣传“有高招”,唱响农村消防“普及曲”。大队精心制做农村消防知识彩页、《家庭安全用电防火手册》宣传图册投放到农村宣传一线,深入乡镇政府,开设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班,用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为农民群众面对面讲解农村火灾的特点、家用电器火灾特点、初期火灾扑救的方法,充分运用图片、文字、视频、实物、模型、互动体验等多种展示手段和元素,立体化、全方位、多角度、全景式地展示和呈现,让农民群众听得懂,能领会。
宣传“有特色”,唱响农村消防“自救曲”。针对农村独居老人消防意识淡薄,自救能力弱等特点,挨家挨户查看是否存在私拉乱接电气线路、超负荷用电和房前屋后大量堆放柴草等不安全用火用电行为,正确引导独居老人规范用火、用气、用油、用电规程,切实消除各类火灾隐患,实干实效,实现了农村消防安全基础和“联动机制”的共同提升。通过“面对面”、“手把手”指导、讲解如何拨打火警电话,帮助辖区内独居老人进一步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
宣传“有创新”,唱响农村消防“防火曲”。大队利用“消防大喇叭”扩大消防宣传声势,充分利用农村广播室“村村响”宣传全覆盖特点,协调当地相关部门将消防安全宣传知识纳入农村广播专项文化宣传内容,确保“村村响”喇叭传播最强消防音。不定期派出消防宣传员,按照能听、好听、耐听的标准对宣传内容进行策划。同时,督促村广播站每天在三个黄金时段播报消防安全常识和自防自救常识,播放内容包括日常用火用电的注意事项、各类初起火灾的扑救方法、灭火器的使用方法等,在农民工返乡、法定假期、农村赶集日、民间民俗日等重点时段加大播报节目频次。
宣传“有方法”,唱响农村消防“知识曲”。大队采取在表达方式上更加接地气、贴民情,用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报道唱响主旋律、增添正能量。宣传人员围绕冬春火灾防控要点,走进自救能力弱的独居老人家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村民讲解了如何预防农村周边环境火灾,如何预防家庭火灾,以及发生火灾如何逃生、如何扑救初起火灾、如何报火警等问题,提醒农民群众不要在同一个插座上连接多个大功率电器,不要私拉乱接电线为电动车充电,要定期检查电气线路,发现电气线路出现破损、老化等现象时一定要及时更换。并提醒村民要时刻注意家庭防火,出门注意检查火、电、煤气等,及时消除火灾隐患,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
在宣传过程中,大队宣传员努力把“普通话”翻译成“地方话”,变“书面语”为“聊家常”,做到既有高度、又有温度,既增信心、又暖人心。让学习体现出原原本本,让消防安全深入到旮旮角角,让活动展现出风风烈烈,让知识渗透到家家户户。(通讯员 金雪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