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康市加强科普信息员队伍建设 提升基层科普实效
近年来,阜康市科协不断加强科普信息员队伍建设,将科普中国信息员打造成为服务广大群众的“移动科普中国e站”,实现科普服务精准推送,打通“最后一公里”,切实提升了基层科普的实效性。
2020年,为促进科普信息化与传统科普的深度融合,定向、精准地将“科普中国”优质资源推送给群众,阜康市科协明确要在全市所有行政区域村、社区、学校实现“科普中国”优质资源落地应用覆盖的目标,加强主流媒体宣传、移动端体系传播、科普e站建设、传统科普渠道宣传等措施,实现科普服务精准推送,打通“最后一公里”。
阜康市科协主席马永红说:“要实现科普信息化落地应用,‘人’的起承转合推送作用最为关键,发展科普信息员队伍目的就是完成好这个方面的任务。阜康市的科普信息化建设水平不断提升,通过多渠道增强信息员的科普意识,利用互联网快速、精准、便捷的优势,实现科普服务精准推送,推动科普工作全面创新,并结合当地实际进行了本地融合。同时,市科协加强科普信息员队伍动态管理,实时掌握每名科普信息员的登录、转载和传播数据情况,以此加强工作考核,对工作积极、成绩优异的信息员给予表彰奖励,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阜康市九运街镇中学张德辉老师是一名基层科普信息员。他说:“科学普及工作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我作为一名科普信息员,深切感受到科普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必须准确把握科普宣传导向,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搞好科普工作。我不仅是物理老师也是科技辅导员,更是一名科普信息员。我在更多的关注“科普中国”平台,也会动员很多家长关注。同时我也会把平台上精华的相关科普讯息推送给家长群,或者推送微信朋友圈,及时将科普知识传播给更多的人。”
据悉,为了推进“科普中国”APP的广泛应用,市科协组建的科普信息员队伍来源十分广泛,包括党政机关干部、学校教师、乡村医生、街道社区干部、驻村工作队队员、村两委人员、农技人员、科技带头人等多个群体。他们承担着科普传播的重任,通过精准推送“科普中国”优质资源,并在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线上线下科普活动,解决了科普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截至目前,市科协已发展专兼职科普信息员755名。
现在阜康市已建立52个“科普中国”e站,其中街道社区e站20个,覆盖率86.9%,乡村e站31个,覆盖率49.18%,天池管委会地质馆1个;全市学校通过班班通全覆盖,路边电子大屏1个,已经初步构建起广播、电视、网络、微信平台、移动客户端APP、科普e站“六位一体”的科普传播体系,进一步拓宽了科普资源的供给渠道。(通讯员 姜同轩 黄艳 审核 马永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