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康市2025年1-5月经济运行分析
| 索 引 号 | FK020/2025-000077 | 主题分类 | |
| 名 称 | 阜康市2025年1-5月经济运行分析 | ||
| 文 号 | 发布日期 | 2025-06-18 13:05:21 | |
| 发文单位 | 阜康市统计局 | 发布机构 | 阜康市政府网 |
1-5月,阜康市经济呈现“稳中趋缓”的发展态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长18%;完成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5亿元,同比增长17.1%;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42亿元,同比增长16%;商品房销售面积2.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2.1%。以上5项指标中3项高于全州水平。全市工业生产稳健、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和房地产市场等领域呈现出不同发展态势,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一、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农业生产形势较好。目前,全市共播种各类农作物72.24万亩,较上年增加11.45万亩,增长18.9%。
(二)规上工业增速稳中趋缓。工业生产在国内市场需求不足、大宗工业品价格持续下跌的压力下,增速有所回落。1-5月,9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5.7%,增速较1-4月放缓2.3个百分点。
从三大门类看,制造业拉动明显。1-5月,4家采矿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7%,占规上工业的3.2%,拉动工业增长0.5个百分点;79家制造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4.8%,占规上工业的88.1%,拉动工业增长4.2个百分点,有力支撑全市规上工业增长;16家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2%,占规上工业的8.7%,拉动规上工业增长1个百分点。
五成行业实现增长,非金属和有色冶炼行业贡献突出。1-5月,全市20个行业大类中10个行业保持增长,增长面50%。
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贡献突出。21家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9%,占规模以上工业13%,拉动工业增长4.7个百分点,贡献率82.8%。该行业中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有5家;5家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增长13.2%,占规上工业28.4%,拉动工业增长3.1个百分点,贡献率54.3%。该行业中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有4家,两个行业合计拉动规上工业增长7.8个百分点,贡献率达137.1%。
2家煤炭开采洗选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9.3%,占规上工业2%,拉动工业增长0.5个百分点。
9家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企业同比增长18%,占规上工业7.3%,拉动工业增长1.1个百分点。该行业中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有4家。
七成大宗产品价格下跌。在统计的13种大宗工业产品中,10种产品价格同比下跌,下跌面为76.9%。其中,烧碱、碳素和水合肼价格分别同比增长21.9、13和1.3个百分点;冶金焦、PVC、电石、钢筋、电解镍、小麦粉、水泥、钢材、精炼铜、电解铝价格分别同比下降25.2、14.6、14.1、13.3、13、8.6、7.4、5.6、5.3、2.8个百分点。
能源消费方面。1-5月,9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同比增长1.4%(逆向指标),连续2个月呈增长态势;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4%。其中:原煤消费量占全部消费量48.4%;电力消费量占15.8%;洗精煤消费量占14.5%;焦炭消费量占8.2%;石油焦消费量占3.5%;天然气消费量仅占2.7%;其他能源产品(热力、焦炉煤气、煤矸石和其他焦化产品)消费量占6.9%。从重点用能企业看,上年综合能源消费量累计超1万吨标准煤共有25家。其中,1-5月综合能源消费量较去年同期增速超5%以上的企业有10家。
(三)固定资产投资稳步推进。1-5月,全市在库项目117个,累计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8%。
从产业看,固定资产投资在第二产业投资的带动下,实现两位数增长,工业项目成为固投增长主引擎。第二产业完成投资同比增长8.5%;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同比增长98.3%。
从投资领域看,1-5月,新能源领域完成投资同比下降42.1%;煤区治理领域完成投资同比增长237.3%;煤层气开发领域完成投资同比增长6846.6%;工业领域完成投资同比下降62.2%;文旅领域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50.3%;交通领域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00%;房地产领域完成投资同比增长22.3%;政府类投资完成投资同比增长47.52%。
(四)消费市场活力涌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充分释放,1-5月,完成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5亿元,同比增长17.1%,高于全州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增速连续5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较1-4月回落1个百分点。
政策效应持续显现。限上12类商品中9类商品实现增长,增长面75%。其中6类商品增速呈现两位数增长。“两新”政策充分显效,限额以上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00%;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增长51.9%;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增长6.8倍。
据文旅局数据显示:1-5月,全市累计接待游客347.47万人次,同比增长8.9%;实现旅游收入23.78亿元,同比增长16.6%。
(五)房地产开发投资与销售面积实现双增长。1-5月,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同比增长22.3%。其中,住宅投资同比增长10.8%。商品房销售面积2.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2.1%。其中,住宅销售面积2.0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3.5%。在降低首付、销售奖励政策以及房产促销会等一系列有力举措带动下,全市房地产市场持续向好,投资与销售均大幅提升。
(六)财政收入持续增长。1-5月,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42亿,同比增长16%。其中,税收收入8.55亿元,增长35%,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82.1%;非税收入1.87亿元,下降29.4%,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17.9%。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49亿元,同比增长6.5%,用于环境保护、城乡社区、教育、农林水事务、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投入为13.99亿元,占总支出的80%。金融供给支撑有力。据金融部门数据显示,1-5月,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36.73亿元,同比增长5.5%,连续增长2个月;各项贷款余额351.64亿元,同比增长18.2%,连续增长5个月。金融机构存款、贷款余额持续增长,助力经济提质增效。
(七)规模以上服务业收入降幅收窄。1-4月(错月统计),43家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5.53亿元,同比下降12.8%,降幅较1-3月收窄1.4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收窄。从参与GDP核算的行业类别看,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中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营业收入1.22亿元,同比下降2.9%,增速较1-3月收窄8.3个百分点;装卸搬运和仓储业(3283万元,同比下降29.1%,降幅较1-3月收窄21.7个百分点。
营利性服务业(15家)营业收入1.31亿元,同比增长22.5%,增速较1-3月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1.31亿元,同比增长29.6%,较1-3月(33.3%)收窄3.6个百分点;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营业收入582万元,同比下降1.7%,较1-3月收窄7.6个百分点;文化体育娱乐业950万元,同比下降23.9%,降幅较1-3月收窄3.6个百分点。
非营利性服务业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营业收入3454万元,同比下降13%较1-3月扩大11.4个百分点。
(八)对外贸易下降明显。据上级部门反馈,1-5月,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2.77亿元(根据上级部门反馈数据有调整),增速同比下降41.6%。其中:出口额0.13亿元,下降19.4%;进口额2.64亿元,下降4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