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康市人民政府

www.fk.gov.cn

阜康市2019年1-6月经济运行分析

索  引  号 FK020/2019-000040 主题分类
名        称 阜康市2019年1-6月经济运行分析
文        号 发布日期 2019-07-19 12:38:49
发文单位 阜康市统计局 发布机构 阜康市政府网

今年上半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和较大的下行压力,全市上下在上级党委、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的总要求,以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为主攻方向,全市经济总体保持稳中向好的态势。

一、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经济基本保持稳定增长

经州统计局审核反馈,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5亿元(含兵团),同比增长3.4%,比上年同期回落3.5个百分点,基本保持了稳定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41亿元,同比增长5.1%,比上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45.82亿元,同比增长2.6%,比上年同期回落4.8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1.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22.77亿元,同比增长4.5%,比上年同期回落1.5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1.3个百分点。

分季度看,二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5亿元,同比增长3.4%,比一季度回升0.8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比一季度提高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一季度提高2.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一季度回落2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比为8.5:61.1:30.4,国民经济总体发展稳中向好,低于预期。

(二)农业生产保持稳定,畜牧业发展较快

今年上半年,各种农作物长势正常,目前夏粮开始收割,机收率达到100%;农产品产销两旺,禽肉、奶制品、水产品供应充足,大宗农产品价格总体稳定,农业农村生产稳步增长。

初步测算,上半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55亿元,同比增长4.9%。其中农业产值1.7亿元,同比下降2.4%;林业产值0.15亿元,增长3.2%;牧业产值3.57亿元,增长9%;渔业产值0.03亿元,增长5.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09亿元,增长1.8%。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77亿元,同比增长4.5%,与上年持平。

经济作物面积增长较快,粮食面积稳中有降。上半年各类农作物播种面积64.58万亩,较上年同期减少2.45万亩,下降3.6%。其中,粮食作物面积19.04万亩,较上年减少4.75万亩,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下降20%,占总播面积的29.5%,其中小麦13.27万亩;经济作物面积42.36万亩,较上年增加2.09万亩,增长5.2%,占总播面积的65.6%。其中,棉花面积20.61万亩,较上年增加5.9万亩,增长40.1%。

牲畜业发展保持稳步增长。上半年全市牲畜存栏26.45万头(只),较上年增加10.25万头(只),同比增长63%。其中:牛存栏量3.38万头,较上年增加1.63万头,同比增长93.1%;生猪存栏1.58万头,较上年增加0.65万头,同比增长69.9%;羊存栏21.49万只,较上年增加7.97万只,同比增长58.9%;家禽存栏265.23万只,较上年增长411%。全市牲畜出栏量12.89万头(只),较上年减少0.7万头(只),同比下降5%。其中:牛出栏1.2万头,较上年增加0.43万头,同比增长55.8%;生猪出栏1.32万头,较上年增加0.87万头,同比增长65.9%;羊出栏9.5万只,较上年减少2万只,同比下降17.4%;家禽出栏265.23万只,较上年增加222.7万只,较上年增长424%。肉类总产量9847.22吨,较上年增长67.9%。其中猪肉158.32吨,牛肉1972.7吨,羊肉1520吨,禽肉4774.2吨;家蛋产量4707.31吨,较上年增长18.8%;奶类产量7200.52吨,较上年下降15.7%。

(三)工业生产低位运行,增速较上季度下降幅度收窄

根据工业统计报表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150.2亿元,实现增加值35.7亿元,同比下降0.6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140.7亿元,实现增加值33.2亿元,下降0.7%,增速较一季度回升0.5个百分点,工业增速呈现持续下降趋势。

从重点产品产量看,近六成主要产品产量呈现下降。现有的38种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中有63%的产品呈现下降。其中,聚氯乙烯树脂44.94万吨,同比下降5.6%;电石67.76万吨,下降0.8%;烧碱32.04万吨,下降4.7%;生铁10.64万吨,下降36.88%;石墨及碳素制品31.16万吨,下降15.46%;电解铝10.64万吨,下降1.65%;合成氨1.02万吨,下降19.42%;镍5474吨,下降4.93%。

从重点产品价格看,大宗工业产品价格呈现“七升六降”。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价格增长的有:聚氯乙烯5533元/吨,增长3.41%;碳化钙2422元/吨,增长0.4%;一级冶金焦1463元/吨,较同期增长0.63%;二级冶金焦1327元/吨,增长8.5%;气煤焦1142元/吨,增长17.5%;焦油2483元/吨,增长17.8%;水泥380元/吨,增长10.24%。

产品价格下降的有:烧碱1801元/吨,同比下降33.3%;电解镍87489元/吨,下降12.34%;精炼铜40176元/吨,下降9.6%;碳素3283元/吨,下降0.8%;电解铝12272元/吨,下降0.8%。粗苯2468元/吨,下降25.6%。

(四)能耗“双控”稳步推进,规上工业节能逐月下降

上半年,我市52家规上企业综合能源消耗量296.2万吨标煤,同比下降11.1%,工业增加值(可比价)能耗8.72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13.2%,降幅分别较1-5月扩大1.5和7.1个百分点,规上工业能耗总量、增加值能耗得到有效遏制,呈现逐月下降走势,工业节能成效显现。

(五)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稳步回升 第二产业投资增长态势良好

今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1.9%,增速由前5个月由负转正,出现向好势头,主要得益于抽水畜能公司的水利发电项目,对投资稳步回升有重要的拉动作用。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速回落,下降65.2%;第二产业投资增速态势良好,增长106.3%;第三产业投资增速稳步回升,增长53.1%。三次产业投资占比为2:81:17。

从资金来源看,政府类投资项目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为4.8%;企业类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为95.2%,资金来源主要还是靠企业类项目支撑。

从房地产开发项目看,上半年房地产完成投资0.5亿元,同比下降6.2%。其中:住宅完成投资0.36亿元,同比增长44.5%;商业营业用房完成投资0.14亿元,同比下降51.3%。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2.5万平米,同比增长14%。

(六)社会消费品市场稳步增长,商品零售市场相对活跃

上半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9亿元,同比增长5.9%。其中,城镇实现零售额17.7亿元,同比增长5.9%;乡村实现零售额2.2亿元,增长5.9%,农村比城镇快2.4个百分点。从消费形态看,餐饮收入3.64亿元,同比增长5.9%,占社会消费品市场零售总额的18%;商品零售收入16.26亿元,同比增长5.8%,占社会消费品市场总额的82%,商品零售是社会消费品市场的主导力量。

(七)旅游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拉动旅游收入快速增长

根据旅游部门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11.27万人/次,同比增长30.5%,同比提高26.1个百分点,实现旅游总收入52亿元,同比增长28.3%。其中天池景区旅游收入6.8亿元,同比增长32.3%,旅游接待人数111.6万人次,同比增长31.8%,门票收入0.45亿元,同比下降10.1%。门票价格的下调是门票收入下降的主要因素。

(八)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营业收入增长较快

1-5月,全市14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98亿元,同比增长31.4%;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0.45亿元,同比增长24.3%。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收入0.42亿元,同比增长30.5%;文化体育娱乐业收入0.24亿元,同比下降32.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明显,呈现快速发展模式。全市规模以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5亿元,同比增长33%,营业收入占比83.8%,是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收入的主导力量;营业利润较上年同期大幅上升,1-5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利润0.31亿元,同比增长111.1%。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同比增长139.9%;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同比增长105.9%,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利润增长迅猛。

(九)财政收入降幅收窄,减税降费政策成效明显,民生领域支出稳定增长

根据财政部门提供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59亿元,同比下降3.4%,较1-5月收窄13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5.7亿元,同比下降15.42%,非税收入1.89亿元,同比增长68.9%,增幅较1-5月提高90.5个百分点,非税收入占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24.9%,财政收入的可持续性进一步增强;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3.45亿元,下降1.4%,增幅较1-5月提高3.34个百分点。其中,基金预算支出2.34亿元,同比增长626.3%;教育支出、科学技术支出、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等民生类支出占财政支出的76%,持续稳定增长。

从税种来看,企业所得税、房产税同比增长26.4%和0.6%;增值税、个人所得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分别下降23.8%、48.6%、3.4%。减税政策是财政收入减收的主要因素。

(十)金融存贷款稳步增长,投放力度持续加大

根据金融部门数据显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121.1亿元,同比增长11.2%,增幅较一季度提升0.9个百分点,其中:单位储蓄存款余额19.2亿元,下降14.4%,个人储蓄存款余额83.4亿元,增长11.4%。各项贷款余额142.63亿元,增长30.8%,增幅较一季度提升5.9个百分点。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增速下滑,第二、三产业增速大幅低于预期目标。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4%,同比下降3.5个百分点,增速下滑至近5年来的新低。从产业增速预期看,第二、三产业增速2.6%、4.5%距年初既定目标5.7%和7.5%仍有较大差距,发展相对滞后,表现为高耗能产业、传统产业比重偏高,新兴产业和转型升级产业比重偏低,存在产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较为突出。

(二)工业经济增长的后劲不足。上半年,工业生产增长主要依赖传统行业化学原料、有色、炼焦、黑色金属冶炼、非金属矿业、电力生产及供应等行业增长,六大行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总量的97%,能耗占比98.8%,产品均属于高成本、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这种产业格局在短期内是很难转变,后期随着节能压力不断增大和上年产值基数逐月抬高,将会制约工业经济增长,缺乏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业等新兴产业项目的落地,我市工业经济发展后劲不足。

(三)规模工业能耗总量、增加值能耗“双控”虽见成效,但距2019年能耗目标任务差距较大。2019年阜康市能源消费总量严格控制在581.89万吨标准煤以内,万元GDP能耗下降至3.03吨标准煤/万元以下。如果要完成能耗强度指标,工业增加值能耗需控制在5.5吨标准煤/万元以内,工业增加值必须达到101亿元以上,从上半年52家规上工业上报的统计数据来看,工业能耗总量达到296万吨标煤,增加值(可比价)能耗8.72吨标准煤/万元,离2019年控制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增加值能耗超出全年目标值3.22吨标准煤/万元,时间过半工业增加值仅完成任务量35%,而能耗总量完成全年任务量60%,按现在统计数据来,完成2019年能耗“双控”责任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四)投资仍以工业投资为主导,持续增长的压力较大。6月份,投资增速由负转正,全部由工业企业完成,除了抽水蓄能、五鑫铜业、闽新钢铁外没有大项目作为投资的支撑,投资持续增长的压力较大,政府投资仍需加大力度。

三、几点建议措施

阜康经济有压力、有挑战,但更有动能、有信心,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下半年阜康市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改善需求结构,培育壮大消费市场,持续打好三大攻坚战,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抓好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全面发展。坚持问题导向,发展壮大我市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材料等新兴产业,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二)积极鼓励和培育工业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鼓励我市工业企业根据现有产业特点优势,延伸产业链,研发新兴产品,提高附加值,重点对中泰新鑫科技氯醚树脂,高耐热树脂,聚苯硫醚树脂项目的扶持力度,争取下半年投产,预测下半年产值增加10亿元左右;鼓励金象赛瑞链伸产业,加快硝酸、固体肥、液体肥生产线尽快投产,预计投产后产值增加2.5亿元左右;适当让符合生产条件的煤炭开采企业尽快复工复产,煤炭开采业增加值率在47%,增加值率相对较高,耗能较低,推动我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加快产业升级步伐,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强产业规划引导,明确产业发展定位,深化园区集群培育和布局规划;关注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鼓励企业投入资金继续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淘汰一部分产品市场前景低、高耗能、高污染、设备落后、产能过剩的企业,腾出能源空间给附加值高、能耗低的企业,比如腾出能耗指标让工业增加值能耗在5.5吨标准煤以下的中泰化学、金象赛瑞、五鑫铜业、新鑫矿业、闽建金属满负荷生产,积蓄战略力量,增强我市工业发展后劲,确保我市经济持续发展和能耗“双控”取得成效。

(四)全力推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力争完成年度增长目标。一是抢抓当前仅有三个月的项目建设黄金施工时间,建立项目工作责任机制,落实主体责任,严督实导,有效保证投资持续增长趋势。二是抓好在建项目的推进力度,尤其是抽水蓄能等大项目的建设进度,切实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三是做好项目服务。促进签约项目加快落地、落地项目加快开工、建成项目加快投产。四是积极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创优招商引资服务环境,力争引进更多民间投资项目进入固定资产投资领域,形成更多的投资实物量。

(五)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因地制宜,因势发展,充分结合我市的特有地理优势,位于乌昌石核心经济带的核心区,因加快培育新增长点。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新兴产业,鼓励企业开展科技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激发新兴服务业的带动作用,引导更多人参与创新、创业,为我市服务业的发展聚集新能量。 (市统计局:吾里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