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康市人民政府

www.fk.gov.cn

2016年阜康市旅游业分析

索  引  号 FK020/2017-000029 主题分类
名        称 2016年阜康市旅游业分析
文        号 发布日期 2017-04-11 20:11:05
发文单位 阜康市统计局 发布机构 阜康市政府网

近年来,阜康市不断丰富旅游新业态,补齐旅游要素短板,增强旅游产品供给能力,全力构建“山上世界遗产地、山下民俗文化村”的景城互动旅游发展格局。特别是今年,我市以天山天池景区为依托,启动了“天池+”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实现了景城互动联动融合发展,市区团队游客较2015年增长了17倍,旅游经济收入不断攀升。

一、阜康市及天池景区接待旅客情况

全市全年接待游客577.78万人次,同比增长7.99%,旅游经济收入440984.1万元,同比增长10.2%,接待过夜游客53万人次,同比增长5.55%,其中天池景区共接待游客209.68万人次,同比增长10.03%,实现旅游收入141682万元,同比增长10.27%,实现门票收入13077万元,同比增长26.14%。

二、旅游业运行特点

1、全力开展了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建设。按照“全域布局、全景覆盖、全局联动、全业融合、全民参与”的原则,我市在各行各业开展了“景区+”、“文化+”行动,做到了产业围绕旅游转、产品围绕旅游造、结构围绕旅游调、功能围绕旅游配、民生围绕旅游兴,引领全域旅游快速发展,规划建设了一批具有示范效应和产业拉动作用的重大文化旅游产业项目。重点实施了天山天池文化产业园区、天池生态园、中国新疆馆、五江天山温泉国际大酒店、马牙山索道等项目。同时,三工河谷绿道游览系统、哈萨克民族风情园、碧琳城商业街、百润时代广场、汇嘉时代等一批项目的建设,对进一步完善旅游要素,拉长旅游产业链条,提升城市旅游承载力,满足不同层次游客对旅游消费的需求,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起到了积极作用。目前,年初制定的7个州级重点旅游项目开工率达到100%,各项目都在有序推进。

2、旅游线路+赛事+文化活动+宣传营销提升知名度。推出了5条阜康特色景点一日游、二日游线路,专车租赁、阳光花季主题夏令营、露营大会、高端定制游等新产品。举办了中国健身名山登山赛、承办了中国名人围棋赛、中国书画展,第四届新疆?阜康西王母瑶池蟠桃会、西王母文化庙会、美食文化旅游节、首届热气球体验节、冰雪风情节等节庆活动,仅第二届美食文化旅游节三天共吸引游客15.8万人次,借势发力,打响打造“天山之都 物阜民康”旅游城市品牌。晋阜旅游专列开通运行,接待山西旅游援疆专列6个批次,共计2449人,其中620人入住阜康,知名度、美誉度显著提升。还有十一黄金游活动期间,天池景区接待游客4.36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480多万元、旅游经济收入2640余万元;其中散客游占游客总量的65%,散客游多以自驾游和休闲游为主,团队游客量主要以广东、北京、陕西、湖北、浙江为主。同时,建立了政府、景区、旅行社之间的宣传促销利益联结机制,采取了有偿代理和招徕游客奖励等方式,巩固了与各大旅行社的长期合作关系,通过线路统筹、设施对接、共同促销等手段,利用景区网站以及微信等新兴媒体开展了全域旅游宣传。

3、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和活动促进旅游业发展。各种优惠政策和活动增进了游客的出游愿望。比如天池景区推出每月28日本地市民免门票的优惠政策;还针对1.4米以下儿童、70岁老人、军人免门票等多项优惠政策。11月份,还推出门票优惠活动。即自今年11月到明年3月游客享受门票4.8折的优惠,从125元降低至60元,同时还能享受到这个期间冬春时节自驾游天池的乐趣和自在(天池自驾的路线从天池新门禁沿景区s111线至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共计20公里左右)开通了碧琳城直达景区区间车线路,景区与碧琳城商业综合体、购物娱乐商圈实行双向9折优惠政策,对住宿于阜康星级酒店的外地游客凭住宿发票可享受9折票价;与中华名小吃、区州特色餐饮店开展“游天池、品美食”有奖活动,天池景区门票每张等同于20元指定就餐点代金券,游客可凭就餐发票金额每200元折抵20元门票费用。11月份,天池国际滑雪场比往年提前10天开滑,吸引了大量游客。

4、全力打造全域旅游,依托世界自然遗产地品牌效应,依天池景区为牵头,带动了乡村旅游。启动了博格达小镇、天山书画院等旅游项目,不断拓展了天池核心景区游览观光、水磨河谷休闲度假、梧桐沟沙漠探险旅游环线深度;依托碧琳城设立了市区游客集散中心,扩大了客源组织、市场开发力度,推动了景城联动、景城一体化。同时,通过大力发展酒庄、采摘园、农家院等乡村休闲旅游,陆续推出了赏花游、采摘游、农耕体验游,将天池观光、河谷赏花、郊区采摘、园区体验相串联,开辟了“可览、可游、可品、可购”的乡村旅游专线,推动了乡村旅游集中连片发展。五月份,九运街镇举办第三届九运牡丹赏花会,城关镇冰湖采摘园开了采摘会。

三、促进我市旅游业发展的建议

1、加快项目落地实施,科学开发景区。以景区为重点,全面优化产品结构,切实加大旅游供给侧改革力度。突出抓好文化产业园建设和招商引资力度,对入驻园区企业实行“一企一策、一事一议”政策,采取精准服务、跟踪服务方式,切实抓好综合整治,打造特色景区,以资源差异化、产品特色化、功能人性化,实现“山上世界遗产地,山下国际度假区”的发展格局。

2、紧紧围绕打造“全域”旅游,积极谋划布局新的旅游业态,形成旅游业与一、二、三产业的高度融合与协作发展,根据现有旅游资源梳理旅游产业链上的重点节点,做好支撑重点节点的旅游项目布局和建设工作,逐步形成包含吃、住、行、游、购、娱的完整产业链,撬动整个旅游经济大发展,提升旅游业在三产中的地位和比重。全面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加快景区、星级酒店、星级农家乐转型升级。鼓励星级酒店提升服务质量,增加服务种类,对已投入的酒店先期介入,提前做好五星级酒店创建的前期辅导,不断提升星级酒店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针对广大游客需求,不断丰富、提升星级农家乐菜品质量。

3、发挥城市公共设施的旅游服务功能,持续开展景区与市区一体化营销宣传,大力拓展国内外客源市场。建立政府、景区、旅行社之间的宣传促销利益联结机制,采取有偿代理和招徕游客奖励等方式,巩固与各大旅行社的长期合作关系,通过线路统筹、设施对接、共同促销等手段,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客源互送、互利共赢。利用景区网站以及微信等新兴媒体开展全域旅游宣传。加强区域合作,扩大“朋友圈”,进一步健全全域旅游宣传、营销途径。继续推动“小长假游”、“周末游”,针对本地市民推出 “休闲市民证”旅游惠民一本通,实行旅游便民惠民。

4、加快景城线路开发和旅游商品研发步伐。策划设计市内景区,如碧琳城、梧桐沟沙漠景区、水磨沟景区、九运街等一日游、二日游、三日游、赏花游、采摘游等线路,提倡慢行系统;打造旅游特色商品。建立市场化旅游商品开发机制,培育特色旅游商品加工企业,融入阜康人文特色和天池资源等独有的地域特色与文化底蕴,打造地方特色品牌,引导更多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旅游商品和旅游纪念品研发、生产、销售,解决供给不足的问题。

今后,我市将进一步培植打造新的产业旅游点,激活旅游市场主体,将依托南北80公里垂直景观带,加大南部生态文化旅游观光、中部农业观光休闲、北部沙漠探险体验的开发力度,形成多业态、多景观、多样性的旅游目的地,构建好“全市是景区,处处是景观,村村是景点”的全域旅游新格局。(玛迪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