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半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进展情况
索 引 号 | FK026/2023-000063 | 主题分类 | |
名 称 | 2023年上半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进展情况 | ||
文 号 | 发布日期 | 2023-09-21 19:30:56 | |
发文单位 | 阜康市发改委 | 发布机构 | 阜康市政府网 |
2023年阜康市上半年优化营商环境
工作进展情况
今年以来,阜康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新疆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区、州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用好国务院关于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和自治区推进经济稳增长措施,持续深入便民利企,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平稳向好。
一、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完善体制机制,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一是提高思想站位。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提高思想认识,深刻理解营商环境工作的重大意义,牢固树立抓好优化营商环境就是提高区域竞争力的首要因素的意识,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阜康市加快发展的“头号工程”。动员各级各部门党员干部统一思想,汇聚合力,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增强服务能力、提升服务水平,为推动全市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二是强化队伍建设。成立由市委、市政府负责同志任组长、市直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的推进和落实。三是责任夯实到位。建立三级领导联系民营企业长效机制,真正夯实责任到人,由43名县级领导干部和33家市直单位对口帮扶112家重点企业,扎实开展调研走访,做好企业帮扶工作。
(二)强化营商环境宣传,积极创造营商氛围。
通过专家授课、专题讲座、研讨交流等多种形式,深刻学习领会“优化营商环境”核心要义,树立和提升为企业服务的积极主动意识和法律意识,不断深化学习效果,推进理论学习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制定落实县级领导包联企业制度,通过每月不少于1次走访,持续深入向企业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区、州、市党委、人民政府优惠政策,同时精准掌握企业困难诉求,并及时化解。丰富宣传方式,通过现场讲解、专题培训、网上送学等方式,向辖区企业、个体工商户宣传优化营商环境政策,不断扩大政策知晓率。
(三)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优化企业经营环境。
一是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制定《阜康市贯彻落实国家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任务,压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二是创新服务模式不断深入。大力推进“交房即交证”“交地即交证”改革工作,在原有不动产登记申请资料和流程不变的前提下,变被动申请为主动靠前,通过多测合一、信息共享、靠前服务、压缩时限等多项改革措施,将房屋预售、规划竣工认可、联合验收、竣工备案、权籍调查、契税缴纳、首次登记及转移登记等涉及多个部门的业务办理时限进行压缩,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涉及的业务办理完毕。上半年办理“交地即交证”1宗,“交房即交证”3本。不动产中心目前已开通“跨省通办”业务平台,实现抵押登记、预告登记、和查询业务的全网通办。在全疆率先实现了“一件事一体办”服务新模式,即“房屋交易登记+水电暖气”同步过户服务,截至目前共办理64件。三是市场监管不断强化,压缩企业开办时间。依托政务服务平台,引导申请人通过“企业开办专区”办事,通过登陆一个平台、填报一次信息、后台实时流转、及时回馈信息的全流程网上办理,实现企业设立登记、印章刻制、申领发票、银行开户、参保登记、公积金办理六项业务在线办理,大幅缩短企业开办时间,提升了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截至目前,办理企业设立登记193件。四是政务服务不断优化。全面落实“三集中三到位”,公共服务事项应入尽入,税务局、不动产中心等30家单位整建制进驻。大力推广“新疆政务”“新服办”“吉速办”APP和小程序,实现事项多平台全要素统一,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掌上办”“网上办”。严格落实自治区一件事一次办的有关通知,大力推动涉及部门认领事项,推动14件“一件事一次办”在互联网上申报、办结。五是政务服务事项不断向基层延伸。推动各级便民服务机构挂牌及标准化建设工作,征求各级便民服务机构关于事项认领和帮办代办事项的意见,方便群众“就近办”“一次办”,巩固提升“最多跑一次”服务机制和限时审批承诺制。六是加强招投标和工程项目投资领域改革。严格执行保证金缴纳标准和制度要求,启用投标电子保函业务,采用电子投标,取消招标文件费用,减轻企业投标负担。取消中标通知书备案事项,扩大了投标单位参与度。截至目前,已有5个项目通过招投标享受政策。同时,对审批事项及审批流程进一步进行优化,将原工程项目审批全流程所需53项必要事项缩减至41项,将原有100个工作日办理完成的时限进行再压缩,使政府投资项目55个工作日即可办理完成,小型投资项目30个工作日即可办理完成。并重新梳理制定了项目审批流程图和事项清单及办理时限,通过新疆政务网进行公开公示,审批办理。
(四)建立亲清政商关系,着力解决企业发展中的难点堵点问题。
一是定期走访调研,畅通企业诉求通道,积极帮助企业排忧解难。二是积极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召开阜康市中小企业政银企座谈会,帮助融资需求的小微民营企业提供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助力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三是充分发挥金融支持企业发展实效,1-5月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42.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0.18亿元、增长4.38%;贷款余额245.6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4.87亿元,增长6.44%。融资担保公司杠杆作用发挥明显。四是做好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培育库建设。截至目前,我市现有自治区级“专精特新”企业1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今年我市申报国家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五是加快工业类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制定高新技术企业三年培育计划,截至目前,我市有高新技术29家。
(五)全面落实各项政策,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一是制定《阜康市2023年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精准招商引资工作实施方案》,树立一切为招商企业服务思想,持续提升招商项目服务水平,提高地方招商引资吸引力,对新引进20个,总投资约786.1亿元招商引资项目细化落实方案,进行任务分解,成立项目盯办小组,由市级领导包联领办,推动招商引资项目落地落实;强化市级统筹,推进市领导统筹重大招商工作机制,为项目推进提供高位服务。健全完善协调商办、联席会办、难题专办机制,责任领导定期研究招商安商工作,精准高效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难点堵点,推动意向项目早落地、签约项目早开工、在建项目早投产。截至目前累计开工项目56个,开复工率100%。二是认真贯彻落实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2年版)》,依托自治区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持续推动清单事项全部实现网上办理。推进自治区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一体化进程,加快项目审批管理服务“一网通办”。上半年全市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累计办结项目32个,总投129650.09万元。三是落实政府采购支持民营企业政策,我市政府采购电子商城入驻供应商897家,中小微企业占99.13%。2023年截至目前,全市各部门单位共与中小微企业签订政府采购合同2096笔,采购金额8617万元,采购金额占我市政府采购支出的98.56%,有力保障中小微企业获得更多政府采购份额。三是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增强企业活力、促进就业稳定,按照总费率3%降至1%的要求落实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延续实施至2024年底。四是优化政策环境,聚焦减税降费。深化“银税互动”,为融资困难的76户企业通过纳税信用等级申请贷款9573.2万元,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题。严格执行“首违不罚”政策清单,设置纳税人辅导专区,对纳税人采取提醒、告诫等柔性执法手段,累计462户纳税人享受“首违不罚”政策。全面落实减税降费各项政策,积极开展内容丰富、覆盖广泛的税收宣传活动,切实让减税降费政策深入人心,今年新增减税降费4874万元。同时坚持“让纳税人最多跑一次”的原则,创新服务机制,采用“三台联动”、“问办协同”、“远程帮办”等纳税服务新模式,不断开辟便利化办税缴费渠道,促进服务效能进一步升级。五是坚持落实就业创业政策,通过“线下”服务和“线上”服务相结合,着力打造“线上招聘不停歇,线下服务不打烊”的活动。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部分单位行业专网与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没有关联对接,存在网络壁垒及数据不能实现互联互通互认问题,已成为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提高政务服务能力的绊脚石。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严格落实国务院关于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和自治区推进经济稳增长措施,加大各类助企纾困政策落实力度,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进一步促进我市企业健康发展。
二是不断强化服务理念,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品质,做企业的“贴心人”。积极开展中小企业服务行动,组织服务进企业、进园区、进集群,为中小企业送政策、送管理、送技术,坚定企业发展信心,促进我市民营企业平稳健康发展。
三是通过调研、座谈等方式,深入了解企业困难诉求,保障企业生产要素,持续协调、跟踪、问效,全力解决企业生产运营中的困难问题。
四是定期摸底我市民营企业融资需求,及时召开政银企对接会,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进一步提高金融机构支持民营企业的积极性,鼓励金融机构加强创新力度,为民营企业“量身定做”金融产品。
五是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全力营造充满活力的创新环境、包容开放的投资环境、降本增效的产业环境、独具魅力的人才环境、高效透明的政务环境和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切实增强企业发展信心的竞争力,为建设阜康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标杆提供坚强保障。
阜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3年7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