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康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索 引 号 | FK020/2019-000008 | 主题分类 | |
名 称 | 阜康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
文 号 | 发布日期 | 2019-01-22 17:07:26 | |
发文单位 | 阜康市统计局 | 发布机构 | 阜康市政府网 |
一、综 合
经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68.79亿元,增长8.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56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98.27亿元,增长8.8%;第三产业增加值42.96亿元,增长9.4%;三次产业占比为16.3:58.2:25.5。
二、农 业
农业基础持续巩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精特优”城郊型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完成播种面积72.38万亩,瓜菜面积占全州35%。5930亩富硒农产品全部达标。引进推广新品种72个、新技术10项,豫博昕成为全疆最大的胡萝卜生产基地。6家农产品企业实现质量可追溯、信息可查询。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市发展成果持续巩固,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8家,农业公园核心区、农产品加工园区启动建设。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取得新进展,改造提升标准化养殖小区20个,出栏各类牲畜27.12万头(只)。黄山河、四工河水库等18个重点水利工程加快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修建渠道120公里,新增高效节水面积3.2万亩,覆盖率达到85%。
2017年实现市属农林牧渔业及其服务业总产值38.2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88%。其中:农业产值17.32亿元,增长9.2%;林业产值0.25亿元,增长1.59%;畜牧业产值20.36亿元,增长3.12%;渔业产值0.1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27亿元,增长19.12%。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3.08亿元,增长5.13%。
农作物播种面积72.38万亩,较上年减少1.8万亩,下降2.43%。其中,粮食播种面积28.67万亩,同比增加3.72万亩,增长14.93%,占总播面积的比重由上年33.63%提高到39.61%,回升5.98个百分点。经济作物播种面积43.7万亩,同比下降11.23%。占总播种面积的60.38%,占比较上年回落6个百分点。其中油料播种面积6.16万亩,下降58.39%,蔬菜作物播种面积15.25万亩,增长8.78%,瓜果类0.3万亩,下降55.5%。
全年粮食作物总产达15.38万吨,较上年增加3.58万吨,增长30.4%。其中:小麦产量9.09万吨,增长18.39%;玉米产量5.97万吨,增长62.6%;甜菜产量1.61万吨,下降85.03%;薯类产量3.27万吨,下降25.35%;油料产量1.34万吨,下降59.84%;蔬菜产量63.98万吨,增长9.59%。
全年牲畜出栏27.12万头(只),其中:牛出栏1.47万头(只),猪出栏2.46万头(只),羊出栏22.68万头(只),其他牲畜0.51万头(只)。牲畜年末存栏达29.38万头(只),其中牛存栏3.26万头(只),猪存栏1.8万头(只),羊存栏23.38万头(只)。全年出栏家禽81.7万只 ,存栏家禽55.54万只。
全年肉类总产量达1.14万吨,其中:牛肉产量0.32万吨,猪肉产量0.21万吨,羊肉产量0.39万吨,禽肉产量0.14万吨,其它肉产量0.08万吨;奶类产量1.7万吨,禽蛋产量0.63万吨。
2017年阜康市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及产量
项 目 |
播种面积(万亩) |
增 长 (%) |
产 量 (万吨) |
比上年增减(+、-)% |
农作物总播种面积 |
72.38 |
-2.43 |
|
|
粮食作物合计 |
28.67 |
14.93 |
15.38 |
30.4 |
小 麦 |
19.67 |
15.57 |
9.09 |
18.39 |
玉 米 |
8.18 |
20.92 |
5.97 |
62.6 |
#制种玉米 |
0.91 |
-81.9 |
0.42 |
-81.85 |
棉 花 |
6.5 |
3320.47 |
0.86 |
1288.19 |
油 料 |
6.16 |
-58.39 |
1.34 |
-59.84 |
蔬菜(含菜用瓜) |
15.25 |
8.78 |
63.98 |
9.59 |
#制酱番茄 |
1.12 |
57.46 |
7.83 |
56.36 |
瓜果类 |
0.3 |
-55.5 |
0.98 |
-44.38 |
经核算,全年完成市属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
2017年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工业产品名称 |
产 量 |
比上年增减(+、-)% |
原煤(万吨 ) |
10.6 |
-73.51 |
小麦粉(万吨) |
3.35 |
10.16 |
焦炭(万吨) |
165.17 |
18.05 |
机制纸板(吨) |
3215 |
6.99 |
聚氯乙烯树脂(万吨) |
90.61 |
3.15 |
碳化钙(万吨) |
137.25 |
-2.68 |
盐酸(万吨) |
5.81 |
-14.18 |
合成氨(万吨) |
4.78 |
162.43 |
烧碱(折100%)(万吨) |
64.43 |
3.22 |
石墨及碳素制品(万吨) |
54.96 |
-13.95 |
水泥(万吨) |
100.11 |
26.08 |
硅盐酸水泥熟料(万吨) |
93.72 |
-17.20 |
石灰石(万吨) |
12.89 |
-26.07 |
商品混凝土(万立方米) |
42.75 |
-49.93 |
生铁(万吨) |
43.89 |
63.56 |
粗钢(万吨) |
23.08 |
-29.09 |
钢材(万吨) |
38.62 |
24.69 |
中小型型钢(万吨) |
7.99 |
-39.63 |
十种有色金属(万吨) |
35.3 |
62.96 |
其中:电解镍(万吨) |
1.00 |
-15.15 |
电解铝(万吨) |
23.46 |
48.83 |
电解铜(万吨) |
10.84 |
129.73 |
发电量(亿千瓦小时) |
118.22 |
12.77 |
2017年阜康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52家,比上年减少15家,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85.48亿元,比上年增长18.83%。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1.40亿元,比上年增长18.43%。实现工业总产值284亿元,实现工业销售产值280.43亿元,比上年增长19.56%,工业产品销售率达98.74%。利润总额17.03亿元,较上年增加9.74亿元,同比增长1.3倍。实现利税总额32.4亿元,较上年增长68.57%。
52家规上企业中,亏损企业有20家,亏损面38.46%。亏损企业的亏损额2.4亿元,比上年减亏5.03亿元,减亏67.7%。5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拥有资产508.52亿元,比上年增加36.27亿元,增长7.7%;人均主营业务收入171.2万元/人,比上年增长29.04%。每百元资产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5.34元,比上年增长9.98%。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29.05天比上年加快了2.93天。全市规模工业用电量125.09亿千瓦时,较上年增长了15.75%。
2017年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达到749.46万吨标煤,同比增长15.68%,单位GDP能耗4.82吨标准煤/万元,同比增长6.91%,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12.89吨标准煤/万元,同比增长3.93%。
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不包括未在当地注册企业)6家,建筑业完成总产值4.42亿元,完成竣工产值1.94亿元。全年房屋施工面积35.42万平方米,下降12.2%。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1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21.87亿元,同比增长26.6%。其中:城镇完成投资305.88亿元,增长23.4%;房地产完成投资15.99亿元,增长154.79%。
按三次产业划分,第一产业投资11.05亿元,下降17.7%;第二产业投资122.3亿元,增长8.4%;第三产业投资188.52亿元,增长47.4%;在第二产业中,采矿业投资5.89亿元,较上年下降28.2%。制造业投资90.92亿元,增长20.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25.49亿元,下降13.3%。
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地方投资212.98亿元,增长33.9%;民间投资108.89亿元,增长13.9%;房地产开发投资15.99亿元,增长154.8%。房屋施工面积95.78万平方米,下降0.1%;竣工面积5.59万平方米,下降79%。商品房销售面积28.08万平方米,增长24%;销售额10.52亿元,增长31.4%。
2017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行业 |
投资额(万元) |
比上年增减(+、-)% |
|
3218664 |
26.6 |
农、林、牧、渔业 |
110518 |
-17.7 |
采矿业 |
58870 |
-28.2 |
制造业 |
909213 |
20.8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254862 |
-13.3 |
批发和零售业 |
9620 |
-10.7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359558 |
800.8 |
住宿和餐饮业 |
25019 |
-38.5 |
房地产业 |
294315 |
0.8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58720 |
----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7710 |
417.1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9409 |
20.4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914742 |
52.5 |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
9007 |
-81.8 |
教育 |
26445 |
216 |
卫生和社会工作 |
18801 |
457.9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84217 |
97.8 |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
67638 |
-62.9 |
消费市场日渐活跃,商贸物流发展迅速。以全域旅游发展为引领,加快推动“景城互动、景城一体”进程,全力构建景城互动旅游发展格局。消费渠道不断拓宽,旅游产品日渐丰富,五江、金福酒店已投入运营,金融、中介、电子商务等新兴服务业快速推进。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94亿元,增长8.6%。 按经营地划分,城镇零售额31.63亿元,乡村零售额4.31亿元,增长8.6%;按行业划分,批发业4.24亿元,增长9.1%;零售业23.54亿元,增长9.1%;住宿业0.18亿元,增长7%;餐饮业7.98亿元,增长7%。零售业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65.5%,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8.3个百分点。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年末实有出租车数384辆,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196.2公里,其中国省道188公里;专用公路304.3公里, 农村公路703.9公里。交通运输、现代物流正在按发展规划实施。
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2.41亿元,增长3.8%;邮政业务总量0.09亿元,增长4.1%。
现代服务业绽放新活力。旅游服务业发展提速。文化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旅游轨道交通、海洋水世界等一批示范项目全面开工。山西定制旅游专列开启旅游援疆新模式。景城互动愈发成熟,低空旅游、城区游客集散中心功能充分发挥,22条主题旅游线路特色鲜明。借助国家等主流媒体宣传,阜康美誉度、知名度全方位提升。西域旅游主板上市进入冲刺阶段。全年累计接待游客600.95万人(次),增长4.01%;实现旅游经济收入96.49亿元,增长118.8%。其中,天池主景区接待游客235.5万人(次),增长12.31%。
七、财政、金融和招商引资
全年共组织地方财政收入24.98亿元,较上年增长10.62%,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6.01亿元,下降1.04%。其中,各项税收收入12.73亿元,增长9.78%。
地方财政支出40.16亿元,较上年增长17.89%,一般预算支出29.57亿元,增长7.25%。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94亿元,增长88.82%;科学技术支出0.38亿元,增长12.7%;教育支出4.22亿元,下降18.17%;医疗卫生支出2.35亿元,增长42.08%;财政支出中用于民生的财政支出比重不断加大,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80%以上。大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金融、保险、中介等行业稳步发展。金融工作稳步推进。年末金融机构(含外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21.85亿元,比上年增加18.67亿元,增长18.09%。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4.49亿元,比上年增加11.1亿元,增长17.51%。金融机构(含外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13.51亿元,比上年增加6.89亿元,增长6.46%。
项目和招商引资工作卓有成效。以落实项目工作为抓手,促进招商引资工作快速发展。各单位,各部门通过创新招商方式、拓宽引资渠道,有力的支撑阜康的经济建设发展。全年共执行招商引资项目30个,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330.59亿元,较上年增长9.3%。引进新建项目20个。
八、人口、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
全市年末总人口16.64万人,下降0.39%。其中男性8.39万人,女性8.25万人。在全部人口中,城镇人口8.55万人,乡村人口8.09万人。汉族人口11.53万人,少数民族人口5.11万人,其中回族人口2.21万人,哈萨克族人口1.55万人,维吾尔族人口1.09万人,其他民族0.26万人。全市户口登记新出生人口1922人,人口出生率11.53‰,全市户口登记死亡人口1611人,人口死亡率9.66‰,人口自然增长率1.87‰。
“九大惠民”工程扎实推进。科技支撑作用增强,7所农村双语幼儿园“应建尽建”、5262名适龄幼儿“应入尽入”。高级技工学校升格为全疆唯一一所县(市)级技师学院。大力实施十五年免费教育,自治区农村学前三年免费双语教育政策全面落实到位,全市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年末拥有普通中等职业学校1所,专任教师154人,在校学生1716人,普通中学6所,专任教师930人,在校学生7980人,普通小学8所,专任教师613人,在校学生8720人。幼儿园14所,专任幼儿教师300人,在校学生5262人。
城乡医疗卫生条件持续改善,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24个,其中二级综合医院1个、二级中医医院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9个、乡镇卫生院6个、村级卫生室36个、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指导机构2个、厂矿医务室7个、驻市企业医院2个、民营医院4个、个体诊所53个;床位718张;全市医疗机构共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355人。
文体事业蓬勃发展,全民健身、“双百”文体活动丰富多彩,首届山地马拉松赛、国际音乐节、冰雪大世界等文体盛宴活力释放。各族群众在家门口尽享文化体育大餐。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8.68%、96.77%。
民生保障不断强化。就业再就业成效显著,安置城镇各类失业人员4081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零就业家庭24小时动态清零;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19830人次,完成107.7%;2017年应届高校毕业生共631人,实现就业563人,就业率94%;开展各类培训9292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17.6%,其中:城镇失业人员就业培训456人,完成130.29%;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1538人,完成139.82%;创业培训170人,完成113.3%;在岗职工培训7128人,完成113.1%(其中高技能人才培训226人,完成113%)。
社会保障能力稳中有增,五大险种参保人数16.19万人,增长1.06%。其中: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44万人,与上年持平。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13万人,与上年持平。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79万人,增长2.22%。工伤保险参保人数3.09万人,增长1.14%。生育保险参保人数2.74万人,增长1.35%。年末拥有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1个,拥有床位225张,全年收养各类人员203人。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得到全方位落实,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
九、人民生活
城乡居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千方百计促民增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735元,增长7.8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32元,增长4.94%。
全市城镇单位年末从业人员(不含私营、个体和乡镇企业)2.90万人,比上年下降3.6%,其中企业单位人数1.96万人,下降9.3%;事业单位0.46万人,下降3.7%;机关单位0.48万人,增长32.6%。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70996元,比上年增长1.3%。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71219元,增长1.3%,其中:企业、事业、机关分别为73064元、63516元、71204元,分别增长6.1%、-16.6%、-1.2%。 (阜康市统计局:吾里吉 审核领导:眭颖)
说明:
1、本公报数据均为州局反馈数。社会数据均为各部门提供数。
2、地区生产总值(GDP)、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建筑业总产值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指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限额以上批发业是指年主营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商品批发业;限额以上零售业是指年主营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商品零售业;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是指年主营收入200万元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限额以上服务业是指年主营收入1000万元以上或年末从业人员50人的服务业法人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