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康市人民政府

www.fk.gov.cn

群众村晚“燃”起来,欢声笑语乐开怀——昌吉州群众村晚示范点(阜康市)活动侧记

2024-12-24 10:18:16 来源:阜康市融媒体中心 阅读次数:
【字体: 打印

乡村搭舞台,群众唱主角。12月20日至21日,“文润庭州 大地流彩”昌吉州群众村晚示范点(阜康市)活动在阜康市九运街镇隆重举行,冰雪运动、非遗集市、文艺演出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体活动,不仅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为大家带来了欢乐与温暖。


12月21日,群众在非遗集市欣赏非遗作品。记者付小芳 摄

冰雪运动点燃运动热情

寒风呼啸雪飞扬,足球场上战意昂。12月20日17时许,在阜康市九运街镇中学的足球场上,男子五人制雪地足球赛激战正酣,来自昌吉州7个县市的足球代表队队员们顶着寒风,在皑皑白雪中尽情驰骋。尽管室外寒风凛凛,但丝毫没有消减队员们对足球运动的热爱。传球、过人、射门、扑救……运动员们灵活的脚法和默契的配合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此次雪地足球赛裁判长张晔说:“与平常的足球赛相比,雪地足球赛更能通过赛事体现运动员的灵活性和现场应变能力,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要求较高。在雪地足球比赛中可以看到精彩的射门、进球等竞技动作,可谓看点十足。”

12月20日至21日,在阜康市九运街镇文体中心和九运街镇九龙社区,雪地颠球、踢毽子、押加、中国象棋等赛事也在如火如荼进行,这一项项赛事不只是力量的比拼,更是智慧的较量,也点燃了昌吉州各族群众的冬日运动热情。


12月21日,“文润庭州 大地流彩”昌吉州群众村晚示范点(阜康市)活动在阜康市九运街镇举行,图为锣鼓队表演现场。记者付小芳 摄

非遗集市尽显非遗魅力

12月21日10时许,九运街镇文体中心门前热闹非凡,来自全州各地的手艺人带着各自的非遗作品亮相非遗集市。

哈萨克族毡绣、手工钩织、葫芦雕刻等31项300余件非遗作品让观众眼前一亮,群众在现场不仅可以近距离观赏非遗传承人的精湛技艺,还能感受非遗的魅力。

哈萨克族毡绣非遗传承人阿孜古丽·马纳甫说:“我小时就跟着妈妈学做毛毡玩偶,后来学了美术以后,就慢慢开始制作人物肖像、风景画以及反映新时代农村幸福生活的毛毡作品,这次我带来了20多件毛毡画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阜康市徐井飞钩织工坊负责人徐井飞从事手工艺品编织多年,他的作品深受当地群众喜爱。徐井飞告诉记者:“这次我带了近百件手工作品进行展示,以后我想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同时,也希望以这种方式让阜康的文创产品‘走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阜康,了解昌吉。”

“这些非遗作品做得真好,一针一线都倾注了手艺人的心血。在家门口,就能看到这么多的非遗作品,真是不虚此行。”阜康市市民刘英说。


12月21日,“文润庭州 大地流彩”昌吉州群众村晚示范点(阜康市)文艺演出在阜康市九运街镇文体中心举行,图为舞蹈《舞动青春》演出现场。记者付小芳 摄

文艺演出彰显群众风采

12月21日12时,伴随着欢快喜庆的音乐,“文润庭州 大地流彩”昌吉州群众村晚示范点(阜康市)文艺演出正式拉开帷幕。演出现场,灯光闪耀,张灯结彩、座无虚席,处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氛围。

在大家的期待中,舞蹈演员身着华丽的服装,手拿各式道具闪亮登场,随后,两条“长龙”腾空而起,时而翻腾,时而盘旋,徐徐入场。

婉转动听的新疆花儿、诙谐幽默的小品、热烈欢快的舞蹈……此次“群众村晚”凝聚来自昌吉州各县市文化艺术团体、网络达人、乡村文艺队伍等300余名群众的力量,精心打造了16个接地气、冒热气的文艺节目,为在场观众献上了一场精神文化盛宴。

台上演员演得全情投入,台下观众看得津津有味。舞蹈《舞动青春》的演员一登场,将观众带回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音乐不断转换,现场欢呼声、呐喊声瞬间燃爆全场。唐贝贝是舞蹈《舞动青春》的主力之一,她说:“我们团队的队员都是来自各行各业的群众,大家因为热爱聚在一起,自编自排了这支舞蹈,希望能给观众带来快乐!”


12月21日,“文润庭州 大地流彩”昌吉州群众村晚示范点(阜康市)文艺演出在阜康市九运街镇文体中心举行,图为观众在观看节目。记者付小芳 摄

70岁的阜康市居民张青娥告诉记者,听说镇上有“群众村晚”演出,她早早就来到了现场,抢到了好座位。她说:“我以前在村里生活,现在在城里跟儿子一起住,如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真是一天一个样。”

群众演、群众看、群众乐,此次“群众村晚”活动不仅是文艺大联欢,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通过开展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文体活动,让各族群众唱起来、跳起来、动起来,在嘹亮动听的歌声中、在婀娜多姿的舞蹈里、在力量和智慧的较量中,看到乡村的日新月异,感受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也展示了昌吉州各族群众的勤劳勇敢、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责任编辑:阿丽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