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润疆·文润阜康】阜康 “石榴籽服务站”为群众幸福生活“加码”
1月1日,走进阜康市城关镇西树窝子村,村庄院落虽已被雪覆盖、静谧安逸,但“石榴籽服务站”内温暖如春、热闹非凡,原来清风文艺队正在自发组织排练准备“群众村晚”节目,队员们手拿红绸,舞步轻快,齐声歌唱着幸福生活。
今年以来,阜康市以农牧民需求为导向,注重强化议事协商、文化浸润、便民服务、党群活动等功能,着力打造群众想来、爱来的“石榴籽服务站”,使村级阵地成为吸引群众的“强磁场”。
“今天,主要是听一下大家对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意见建议……”在上户沟乡白杨河中心村“石榴籽服务站”,村党总支部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党员代表、村民代表等,就有关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议题展开讨论。
阜康市聚焦群众需求导向,制定强化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功能打造“石榴籽服务站”的工作方案,整合各类资金550余万元全覆盖打造61个村石榴籽服务站,通过统一服务场所、事项标准、集成服务、工作模式、人员管理等方式,推动石榴籽服务站由“建好管好”向“用好用活”提档升级。
积极推进金融、法律等7项服务下村,整合组织、宣传、文化、群团组织、民政等资源,开设农家书屋、金融助理工作室、妇女儿童之家、休闲活动区、居家养老中心、文化广场、奶茶馆等多元功能区,按需打造“家长里短奶茶馆”、阿肯弹唱室、快递驿站等服务室,村均开辟服务功能8项以上,吸引党员群众在石榴籽服务站愉悦畅聊、舒心活动,不断提升为民服务满意度。
为方便快捷服务群众,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各村结合实际推行“一专多能全岗通”开放办公模式,列出一窗通办、跑办帮办、终端自办等8项便民菜单,统筹村级各支力量,实行窗口AB岗全天候坐班、支部书记(第一书记)带头接访的服务制度,最大限度提高为民服务效能。
“阿姨,天冷路滑您老就别出门了,我这就过去上门取水卡,一定帮您把东西按时送到位。”水磨沟乡水磨沟村“代办员”正在按照台账收集今日需代办的“业务”。
“石榴籽服务站”还专门设立了“代办岗”,打造便民服务的“前沿阵地”,帮助困难群众代办水、电、气、通讯费、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缴费以及邮政快递代收、各类补贴申请和证明开具等多项业务。</span>
“孙女在书屋读书画画,我在隔壁学习舞蹈,各忙各的,结束了还能一起回家。”在滋泥泉子镇南泉中心村,孩子们在开展“读书分享会”,村民们正在排练“群众村晚”节目,忙得不亦乐乎。
阜康市各村持续整合优化农家书屋、多功能室、棋牌室等功能室硬件设施,开办“七点小课堂”,每周一至周五安排老师进行作业辅导,邀请阜康技师学院老师到村指导编排合唱、舞蹈、弹唱等,拓展村级活动场所的综合服务功能,让各年龄段群众读书有去处、健身有场所、娱乐有舞台、活动有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