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抗疫 共克时艰】阜康:把温暖送到群众心上
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阜康市全力做好各类困难群众生活保障工作,切实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简化救助程序、畅通救助渠道、多措并举确保困难群众在“特殊时期”急有所纾、困有所扶、难有所帮。
急有所纾
一大早,城关镇龙王庙社区的便民服务电话就响起来了,社区干部们左手拿手机,右手敲着电脑键盘,登记着居民反映的困难诉求。
“什么是患难见真情,就是党和政府对我们老百姓的恩情,免费的米面油送来了,最大的问题解决了,谢谢你们的关心……”在阜康市城关镇龙王庙社区,居民宋喜军收到了政府发放的米、面、油“临时救助包”,脸上紧皱的眉头也逐渐舒展,红着眼眶向工作人员道谢。
54岁的宋喜军因肢体四级残疾,不能承担过重的体力活儿,长年在阜康市城北菜市场打零工,妻子伊金玲为精神障碍患者,是吉木萨尔县老台乡低保户,没有收入来源。宋喜军无法外出务工,生活陷入了困境,急需救助。
“宋喜军家里的情况我们是非常了解的,他的妻子享受其他地区的低保政策,虽然户籍不在本地,但我们经过政策咨询了解后,对需要救助的家庭及时做到应保尽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社区干部黄荣在电话摸排中得知宋喜军的困难诉求,他将宋喜军与其他居民的“烦心事”统一上报社区。
社区当天晚上就为需要救助的家庭,每户准备了包含10公斤面、10公斤米、5公斤菜籽油,价值295.5元的“临时救助包”。
22日早上,两位社区干部肩上扛着沉甸甸的大米、面粉,手里还拎着一桶油,来到居民家中。虽然已经是深秋,天气转凉,但豆大的汗水在社区干部的脸颊划过,顾不上擦拭,他们就来到居民家门口,扣响居民的房门,送上暖心的生活物资。看到居民愁眉舒展了,社区干部心里也美滋滋的。
送完了这一户,还有下一户。“群众的情况我们社区干部是最清楚的,像宋喜军家情况一样的还有3户,我们送上生活物资,他们困难解决了,我们也高兴。”社区干部黄荣说。
困有所扶
城关镇鱼儿沟中心村村民买合买提·伊明也收到了这份特殊的关爱。买合买提·伊明腿部残疾,长年在家休养,妻子目前无法外出务工,家中两个孩子还在上学,没有经济收入,这可愁坏了夫妻俩。
“娃娃上学要花钱呢,我们生活上也有些困难,干部们打电话关心我们,我也不好意思说,但他们知道我们家的情况,快快地送来了救助包,我们非常感动。”买合买提·伊明激动地说。
“8月以来,我们为42户各类困难群体,累计发放价值近7000元的救助物资。同时,协助市民政局为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增发一次性生活补助,标准为300元/人,保障困难群众生活质量。”阜康市城关镇民政办主任范旭琴说。
今年8月以来,阜康市累计为临时遇困人员实施临时救助资金和物资达7.67万元,其中包括米面油、蔬菜包等物资救助。同时,对乡镇(街道)及时足额拨付备用金,对权限内及时施救给予足额的资金保障。目前,各乡镇(街道)临时救助备用金达26万余元。
难有所帮
午餐时间,阜康市九运街镇幸福大院,工作人员正在为47名特困孤寡老人送餐。院里老人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年龄最大的91岁,多数老人行动不便,每日三餐护理人员都要挨个送往老人房间。
58岁孙淑琴在幸福大院住了3年,因突发脑梗导致左半身瘫痪。她所服用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特效药,工作人员每天三次按时叮嘱服用,暖心的服务让她感受到家的温暖。
“我们每天都有一个鸡蛋吃,中午有米饭、拉条子,很合胃口。工作人员给我洗衣服、洗头、洗脚,抱我上卫生间,我什么时候吃药,他们比我都记得清楚。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老人的关心关爱,让我们有一个幸福的晚年生活。”孙淑琴笑盈盈地说。
老人们吃过饭后,最喜欢靠在床头看着窗外,感受午后阳光的温暖,斑白的双鬓,脸上一道道岁月的痕迹,他们回忆过去,享受当下,看到护理人员再次走近,又咧开嘴笑嘻嘻地说着自己的心里事。46岁的张东萍每天在消杀、送药、按摩、谈心、值夜班等多项工作中往返老人房间,也是老人们最亲近的“小棉袄”。
“每位老人都需要关心和爱,照顾他们要细心,他们有一些小烦恼,小秘密呀,你帮助解决了,就很开心,就把他们当做自己的父母,多理解他们,多尽一份孝心。”张东萍说。
阜康市社会福利中心严格贯彻疫情防控各项政策,从老人的饮食起居每一个环节做好服务,及时做好应急方案,保障老人药物保供、就医畅通,同时做好心理疏导和安抚工作,保障每一位老人的身心健康。
阜康市社会福利中心工作人员包春兰说:“老小孩、老小孩,他们高兴我们高兴,他们心情不好了,唠叨一下我们护理人员,我们默默受着,守在旁边,和他们聊聊天,放放红歌,看到老人们情绪稳定,心情好了,我们干起工作来也放心了。”
今年10月以来,阜康市累计为城乡低保对象、特困对象、困境儿童、残疾人等保障对象以及临时遇困的困难群众累计发放各类救助、补助资金204.08万元,惠及群众2672人。11月低保、特困、残疾人两项补贴等各类救助资金57.92万元正在发放中。
阜康市民政局救助办主任阿曼别克·斯兰别克说:“我们继续加大摸排力度,精准落实各类救助政策,跟进实施救助帮扶,形成救助统计台账,畅通救助渠道。加大特殊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力度。及时发放各类资金,足额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