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家湾中心村:“合作社”带村民致富谋发展
今年以来,阜康市滋泥泉子镇立足实际,紧扣乡村振兴主旋律,下足绣花功调整优化种植养殖结构,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通过加大土地流转力度、扩大种养殖规模,探索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助推产业发展,吸纳带动更多的村民参与种植和养殖业,实现村民致富增收,也加速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8月来,在滋泥泉子镇何家湾中心村晟德名品农业专业合作社的番茄地里,青枝绿叶间,丰收的番茄硕果累累、红艳鲜亮,番茄采收机轰鸣着缓缓前行,拉运的机车紧随采收机,不到半小时,车斗里便装满了番茄。
滋泥泉子镇作为阜康市的农业大镇种植的冬小麦、玉米、葫芦、大瓜等农作物远近闻名,而位于何家湾中心村的晟德名品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何家湾片区党支部书记蒋晟则以带动村民合作致富的方式,成为“何家湾中心村”的代言人。蒋晟告诉我们,今年合作社除了580亩冬小麦,还有村集体流转的82.3亩地和6户农户的384.9亩地,帮他们一起托管,全部都种植番茄。
农户张彦强说:“我们家的88亩地全部都交给蒋主任的合作社托管了。年初种子下地没花钱,蒋主任找来吉木萨尔县中粮屯河的人让他们投资,卖来种子,地膜、化肥,现在番茄成熟,这不采摘机又进地了,我真的是啥心都没操,他也不收我们任何管理费,现在地越种越多,人却越来越省劲儿了。”
蒋晟可算是种植能手,“今年是个丰收年,合作社番茄平均亩产可达8吨,每公斤收购价前5天460元/吨,接下来5天440元/吨、最后的不低于420元/吨。”蒋晟告诉我们。“合作社统一订种,一亩地比自己买的话要便宜十几块钱;统一种植模式,合作社对番茄的行距、株距都有统一要求,这样科学种植、亩产高;统一施肥,合作社统一订购又替大伙儿省了好几百块钱;统一病虫害防治,该打药的时候无人机一飞,一会儿就全打好了;统一采摘,合作社里460多亩地的番茄,谈下来的价格比市场价又便宜不少……”
要让蒋晟说说他有什么诀窍把合作社办得这么好?“我还真说不上啥来,可能就是我们啥也不图,就为了老百姓们日子过得好吧。”蒋晟的话语里满是朴实,可在这朴实的话语里的“啥也不图,为了老百姓日子过得好”却是党支部书记引领创办合作社的初心。
近年来,滋泥泉子镇不断强化党组织引领功能,大力推行“党支部+”,充分利用党支部联系服务群众、发展能力强的优势,建立起与群众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让村民的收入有增加、生活有奔头、日子有甜头,相信未来,他们会继续在致富的道路上,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