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康市:精准聚力“河长制+” 城关镇全力做好 “水文章”
尽一份责任,保一河清水。为认真落实“河长制”相关要求,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切实保护好辖区内的河道生态环境,城关镇深入推进河长工制作开展,河道治理效果显著提升,不断形成管理保护共建共治共享格局,为打好碧水保卫战、建设美好家园营造良好氛围。
“细化+实化”强化组织力量。为了保障河长制有力开展,城关镇整合资源,加大投入,深化河长体系,强化河长办建设,细化实化工作职责。
城关镇境内共有两条河流,其中三工河段长6.24公里、水磨河段长16.87公里。按照市、镇、村三级河长体系,成立由镇党委书记、镇长为组长的双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设置镇河长制办公室,目前全镇共有6名村级河段长、18名村级三员(协管员、巡查员、保洁员),构建“层级分明、责任清晰、跟踪紧密”的组织网,强化河长组织体系。镇级河长坚持每月不少于2次的巡河工作,建立巡河台账,截至目前共计巡河100多次,发现问题3个,整改3个,整改率为100%。
“宣传+活动”营造良好氛围。通过河湖长巡河、微信群、大喇叭播放等方式,积极开展河流生态保护等方面的政策宣传,营造全镇参与河道保护的氛围。召开镇、村河(湖)长制会议10余次,在主要河(渠)道设置安全、环境警示牌18个,印制并发放河(湖)长制宣传单100余份,有效营造了全社会关爱河湖、珍惜河湖、保护河湖的浓厚氛围。同时,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结合“主题党日”活动开展,组织广大党员集中开展环境整治活动等,共动员广大党员、群众300余人次,参与河道清淤、垃圾清除等,极大美化了河流环境。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坚持动员群众,依靠群众,制定村规民约,引导鼓励村民自主参与村庄河道整治,争做爱河护河的宣传者、践行者、监督者,群众在河道治理等方面作用日益凸显。
“执行+落实”推进工作开展。为确保基层河长制工作有效开展,城关镇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建立常态制度及运作模式,确保管护工作执行到位、有序推进。建立镇—村—河道专管员三级巡查管护制度,制定《城关镇河长制实施方案》及《城关镇河长制六项工作制度》等巡查管护方案,改善巡查管护方式,提高巡查管护效率;村(社区)主干、村(社区)两委成员组成二级管护队伍,负责分配各河段的巡查管护责任,跟踪检查并反馈工作情况;河道专管员、协管员、保洁员组成三级管护队伍,负责具体河道的日常巡查管护,及时发现解决河道问题。通过三级巡查管护制度,一层一层压实责任,一级一级传导到位,推动河长制落实到“最后一公里”。
“水上+岸上”实施综合治理。河流问题在水里,根子在岸上。为了保障河流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城关镇“水上岸上”双管齐下,全力开展河流综合治理。常态化开展水面保洁及清淤清障。今年来,共计清理河道淤积24处、清理障碍16处,打捞清运垃圾8吨,进一步提升了河流水面环境。强化垃圾清运。为改变村民垃圾入河的不良习惯,近三年来镇党委、政府结合扶贫工作给村组配备垃圾清运车30辆,垃圾箱768个,有效遏制了河道沿线居民向河道内倾倒垃圾现象。(通讯员 丁凤娟 赵志媛 审核 李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