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康市人民政府

www.fk.gov.cn

阜康市上户沟乡幸福路村:“土专家”为村民铺就幸福路

2020-06-17 12:50:36 来源:昌吉日报 阅读次数:
【字体: 打印

“今天在村委会发放鸡苗、饲料,给大家传授养殖技术。”听到村里的大喇叭中的通知,6月8日下午,阜康市上户沟乡幸福路村村委会广场上人头攒动,村民们纷纷从四面八方赶来,排起长队等着领取驻村工作队发给自己的“致富鸡”。

“自从工作队的这些‘土专家’到了村里,给村里办了不少实事,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人心凝聚了,村党组织向心力更强了。”阜康市上户沟乡幸福路村党支部书记余琼瑛感慨万分。余琼瑛口中的“土专家”说的就是州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驻阜康市上户沟乡幸福路村“访惠聚”工作队。驻村以来,工作队发挥自身专业优势,进入牲畜圈舍讲技术、深入田间地头助增收。他们常常满身是土,被村民尊称为“土专家”。“土专家”们全盘谋划强班子、以心交心办实事,在幸福路村用实干为村民们铺就了一条幸福路。

幸福路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1户48人,村庄因地处阜康市东沿,土地瘠薄,水资源匮乏,土壤盐碱含量较高。长期以来村民主要以大田种植小麦为主,品种与市场需求不相符、种植技术缺乏、增收渠道单一成为制约村民增收的瓶颈。为提高贫困户自主创业能力,不断拓宽增收渠道,驻幸福路村“访惠聚”工作队根据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具体情况,结合家庭意愿,采取“一户一策”,量身定制针对性强、组合式的产业帮扶措施,全力做好结对帮扶,引导他们走对路子,2019年幸福路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17151元,全部如期脱贫。

“要让村民转变思想,接受新技术、新品种。”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贾立军说。工作队挨家挨户为村民算种植账,以农牧民夜校、微信群为讲堂,向村民宣传推广产量高、抗旱抗逆性强的新品种“辽河1号”,协调良种爱心企业、新疆金玉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村民捐赠玉米种子3.55吨、液体肥料35吨,仅此一项让村民不但节约了成本,还为今年的高产高效奠定了基础。

“你的这块地里需要旱一旱,不要着急进水。”“你的这块地里要防止虫害发生,需要及时打药。”工作队员在田间地头查看庄稼长势、指导村民的场景随处可见。“每天都能看到工作队员忙碌的身影,指导我们种养殖技术。采用新品种后,我家2019年小麦每亩多增收了200元,感谢工作队,有你们真好!”拿到小麦款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高银斗夸奖道。

工作队发挥队员专业优势,采取队员包片跟踪的办法,深入田间地头、牛羊圈舍,指导村民做好小麦不同时期的田间管理、牛羊疫病防治等方面的养殖知识。同时,工作队积极争取农业灌溉引水管线项目,帮助村委会要指标、疏通电路,更新两眼机井,新安装5000亩、改造1600亩高效节水滴灌,实现了高效节水滴灌全覆盖,为村民每亩地节约水费20—30元。在技术、节水双管齐下的举措下,村民实现亩均增产100元左右。

房前屋后,养鸡种树。“我们帮助村民发展庭院经济,今年给每家每户免费栽种了4棵香妃海棠树,就是要让他们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让小庭院发挥大作用,使之成为他们发家致富的聚宝盆。”工作队副队长胡晓侬说。

“这些鸡就是去年工作队协调爱心企业给我们送的鸡苗长大了。今年又给我们送了100只鸡苗、100公斤饲料,现在我家的早餐店用的鸡蛋就是去年长大的这些鸡下的,孵出的鸡长大了一只可以卖150元呢。真是多亏了工作队了。”建档立卡户马强信心满满地说。马强初中毕业后在家务农,他家土地流转出去后,参加工作队举办的烹调培训班后与妻子马宗燕在滋泥泉子镇经营起了一家早餐店。两年来,工作队举办了两期烹调培训班,累计帮助100名村民掌握了实用技术,与当地就业部门、用工单位联系,转移就业36人,实现人均月增收2500元。(通讯员 马晓慧)

责任编辑: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