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康市2025年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
索 引 号 | FK020/2025-000065 | 主题分类 | |
名 称 | 阜康市2025年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 | ||
文 号 | 发布日期 | 2025-07-18 17:25:11 | |
发文单位 | 阜康市统计局 | 发布机构 | 阜康市政府网 |
根据昌吉州统计局统一核算反馈,上半年,阜康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9.67亿元(含兵团),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8%,增速较一季度提升1.1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8.66亿元,同比增长6.4%,增速较一季度提升1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68.57亿元,同比增长1.6%,增速较一季度回落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52.44亿元,同比增长5.2%,增速较一季度提升1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比为6.7:52.9:40.4,分别拉动GDP增长0.7、0.7、2.4个百分点,贡献率分别达17.6%、18.3%、64.1%。总的来看,受第二产业增速放缓因素影响,全市总体经济呈现“稳中有进、在多重挑战中承压前行”发展态势。
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资质以上建筑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8.6%;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67亿元,同比增长8.1%;商品房销售面积3.2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9.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83亿元,同比增长15.4%。总的来看,经济运行中积极因素增多,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趋势保持不变。
一、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农业生产形势稳定。2025年全市共播种各类农作物72.24万亩。(其中,粮食作物21.43万亩,经济作物50.57万亩)较上年增加12.71万亩,增长21.4%;截至7月16日,小麦收获面积10.1万亩,完成收割进度99%,复播面积1500亩,完成复播进度38.5%。上半年,上报农林牧渔总产值8.26亿元,同比增长8.3%。其中,农业产值1.98亿元,同比增长8%;林业产值0.45亿元,同比增长104%;牧业产值5.1亿元,同比下降0.01%;渔业产值0.02亿元,同比增长1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71亿元,同比增长6.5%。
(二)工业经济增速稳中趋缓。上半年,1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增速较1-5月放缓0.7个百分点。
三大门类“两增一降”,制造业拉动明显。上半年,4家采矿业实现增加值同比下降2%,占规上工业2.9%,下拉工业增速0.1个百分点;79家制造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4.2%,占规上工业87.1%,拉动工业增速3.7个百分点,有力支撑全市工业稳定增长;17家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7.2%,占规上工业10%,拉动规上工业增速1.4个百分点。
近五成行业实现增长。上半年,全市20个行业大类中9个行业保持增长,增长面45%。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21家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2%,占规模以上工业13.1%,拉动工业增长4.3个百分点,贡献率86..6%。有色金属冶炼行业(5家企业)增加值增长13.9%,占规上工业29%,拉动工业增长3.3个百分点,贡献率66.6%。以上两个行业合计拉动规上工业增速7.7个百分点,贡献率达155.5%。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增速实现由负转正的主要原因是亚新油气有限公司(原科林思德)新投井正处于增储上产阶段,阜康八区增压站、九区处理站开始试运行。
四成工业产品产量实现增长。上半年,在统计的42种主要工业产品中18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增长面为42.9%。三位数增长的有:水泥混凝土排水管同比增长3791.4%;棒材增长699.4%;锌增长166.2%;白银增长100%;黄金增长100%。两位数增长的有:铸铁件增长87.3%;熟肉制品增长75.4%;商品混凝土增长69.7%;盐酸增长33.1%;电解镍增长26.7%;合成氨增长22.5%;精炼铜增长15.3%;硫酸增长12.5%;发电量增长11.9%;化学纤维增长10.7%。个位数增长的有:平板玻璃增长8.6%;石灰增长4.3%;电石3.1%;碳素增长1.2%;电解铝增长0.7%。总体看,基建类产品较快增长,新能源和有色类产品稳健增长,化工类产品承压增长。
能源消费方面。上半年,1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同比增长1.1%(逆指标);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3.8%。其中,原煤消费量占全部消费量47.1%;电力消费量占16.1%;洗精煤消费量占14.9%;焦炭消费量占8.3%;石油焦消费量占3.5%;天然气消费量占2.8%。其他能源产品(热力、焦炉煤气、煤矸石和其他焦化产品)消费量占7.3%。
(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上半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增速连续4个月保持正增长,但逐月走低,需引起关注。其中,工业投资1-3月、1-4月、1-5月分别增长90.7%、60.5%、7.6%、1-6月下降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实现净增;第二产业完成投资占总投资81.2%,同比下降6%;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同比增长48.6%。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占总投资61.7%,同比增长73.9%。
(四)建筑业总产值平稳增长。上半年,全市18家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建筑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8.6%。
(五)消费市场持续增长。上半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67亿元,同比增长8.1%。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3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比一季度回落6.6个百分点;限额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24亿元,同比增长7.3%,增速比一季度提升1.2个百分点。限额以上单位12类商品中8类零售额增长,增长面66.7%。其中,6类商品增速呈现两位数增长。“两新”政策充分显效。限额以上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00%,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增长472%,家用电器类增长57.5%。拉动增速前三的行业大类有分别为10家百货超市增长17.3%,拉动4.3个百分点;9家成品企业同比增长4.3%,拉动2.6个百分点;汽车零售企业同比增长472%,拉动2.9个百分点。下拉增速最大的行业是5家住宿业酒店餐饮收入下降33.8%,下拉零售额1个百分点。
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三增一降”。上半年,限额以上零售业、餐饮业、住宿业销售额(营业额)分别同比增长318.2%、19.2%、5.1%。其中,零售业持续高增长,餐饮业稳定增长,住宿业由负转正;批发业销售额(营业额)同比下降42.5%,较1-5月收窄4.8个百分点。从主要产品看,13家煤炭制品类批发企业完成销售额6.48亿元,同比下降62.2%,占批发业43.7%,下拉批发业增速41.4个百分点。
据商务工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2.6亿元,同比下降48.4%。其中:出口额0.14亿元,下降25.3%;进口额2.75亿元,下降49.2%。
据文旅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479.92万人次,同比增长9.4%;实现旅游收入33.05亿元,同比增长13.4%。
(六)商品房销售持续向好。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3.2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9.5%,增速较1-5月提高17.4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保持70%以上增长。
(七)服务业收入降幅持续收窄。1-5月(错月统计),43家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7.63亿元,同比下降4.5%,降幅较1-4月收窄8.3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收窄。从参与GDP核算的行业类别看,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中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营业收入1.42亿元,同比下降7.1%,降幅较1-4月扩大4.2个百分点;装卸搬运和仓储业营业收入7129万元,同比增长23.3%,增速较1-4月提升52.4个百分点。
营利性服务业(15家)营业收入2.18亿元,同比增长17.5%,增速较1-4月回落5个百分点。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1.98亿元,同比增长21%,较1-4月回落8.6个百分点;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营业收入817万元,同比下降16.9%,降幅较1-4月扩大15.2个百分点;文化体育娱乐业营业收入1238万元,同比下降1%,降幅较1-4月收窄22.9个百分点。
非营利性服务业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营业收入4439万元,同比下降12.4%,较1-4月收窄0.6个百分点。124家行政事业单位期末人数同比增长1.3%,累计发放工资总额5.19亿元,同比增长6.2%。
(八)财政收入快速增长。上半年,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83亿,同比增长15.4%。其中,税收收入9.23亿元,增长21.7%,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71.9%;非税收入3.6亿元,下降1.8%,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28.1%。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3.4亿元,同比增长13.8%,用于环境保护、城乡社区、教育、农林水事务、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支出为20.02亿元,占总支出的85.6%。
金融供给支撑有力。据金融部门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40亿元,同比增长12.1%;各项贷款余额369.03亿元,同比增长22.8%。金融机构存款、贷款余额持续增长,助力经济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