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康市人民政府

www.fk.gov.cn

阜康市2024年全年经济运行分析

索  引  号 FK020/2025-000005 主题分类
名        称 阜康市2024年全年经济运行分析
文        号 发布日期 2025-01-17 18:02:44
发文单位 阜康市统计局 发布机构 阜康市政府网

今年以来,阜康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落实区、州党委决策部署,落实落细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全年农业生产总体稳定,工业经济稳中趋缓,消费市场持续恢复,全市经济运行稳步向好,发展质效持续提升。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根据昌吉州统计局统一核算反馈,2024年,阜康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0亿元(含兵团),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6%,拉动经济增长1.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6%,拉动经济增长5.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1%,拉动经济增长1.4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为16.9:48:35.1。分季度看,1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8%,1-2季度增长8.7%,1-3季度增长8.6%,1-4季度增长8.6%。

二、经济运行特点

(一)农业生产稳中提质,畜牧业稳步增长。2024年,预计全市农林牧渔业同比增长14.8%。据国家统计局昌吉调查队反馈数据显示,2024年,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0.94万亩,粮食总产量比上年增加1.35万吨。其中,小麦播种面积9.99万亩,总产量比上年减少1.75万吨,同比增长8.7%;玉米播种面积10.84万亩,总产量7.33万吨,比上年增加2.82万吨,单产676.54公斤/亩,同比增长11.7%。据农业农村局和各乡镇上报数据显示,2024年,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同比增长27.4%。其中,棉花播种面积31.35万亩,总产量比上年增加2.34万吨,单产184.2公斤/亩,同比增长27%;蔬菜播种面积3.11万亩,总产量20.82万吨,比上年增加8.54万吨,单产6.68吨/亩,同比增长10.6%;其他经济作物4.12万亩,总产量6.33万吨,比上年增加2.79万吨,单产1.54吨/亩,种植业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据国家统计局昌吉调查队反馈数据显示,2024年,生猪出栏5.82万头,同比增长40.8%;牛出栏2.16万头,增长18.1%;羊出栏22.25万只,增长12.2%;家禽出栏390.26万只,增长3.2%。猪牛羊禽肉产量1.99万吨,同比增长17.8%。其中,猪肉增长45.9%;牛肉增长24.8%;羊肉增长12.3%;禽肉增长3.3%;生牛奶产量1.03万吨,下降36.4%;禽蛋产量0.41万吨,增长12.5%。畜禽生产基本保持稳定。

(二)工业经济持续增长,非金属、电力行业支撑有力。1-12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8%。

大中型企业稳固支撑。13家大中型企业工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72.6%。2024年末,亿元以上企业40家。其中,10亿元以上企业9家。

三大门类保持增长。3家采矿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1.7%,占规上工业3.5%,拉动规上工业增长2.2个百分点;80家制造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占规上工业88%,拉动规上工业增长6.1个百分点;15家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供应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2%,占规上工业8.5%,拉动规上工业增长2.5个百分点。

重点行业支撑有力。1-12月,全市21个工业行业大类中9个行业保持增长,增长面42.9%。9个重点行业(占比超过1%的行业)“5增4降”,煤炭开采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炼焦业5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96.4%、52.8%、43.7%、32.1%、10.4%,占规上工业增加值30.8%,拉动规上工业增长11.8个百分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煤炭开采业3个行业累计贡献率达9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4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分别下降0.3%、3%、16.8%、25.9%,合计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66.1%,下拉规上工业1.6个百分点。

能源消费总量和单耗呈现“双下降”。1-12月,9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同比下降1.1%;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0.7%。

从各类能源产品消费情况看:2024年,原煤和电力两种能源产品消费量占总能源消费量六成以上。其中,原煤消费量占规上总能源消费量48.6%;洗煤消费量占总消费量18.8%;电力消费量占总消费量14.7%;焦炭消费量占总消费量的7.1%,其他12种能源产品占比10.8%。

(三)建筑业产值较快增长,新签合同额支撑有力。前四季度,全市18家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累计完成建筑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7.8%,增速较前三季度提高1.6个百分点。其中,建筑工程产值同比下降3.8%,占建筑业总产值49.3%;安装工程产值同比下降46.2%;其他产值同比增长785.7%。从签订合同额看,2024年全年累计签订建筑合同同比增长61.2%。其中,上年结转合同同比下降54.6%;本年新签订合同额同比增长190.2%,企业新签合同额增长明显,产值增长后劲有力。

(四)固定资产投资不及预期。1-12月,在库项目159个,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不含农户)同比下降21.5%。

第三产业高速增长。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同比增长9.5倍,拉动投资增长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完成投资同比下降30.7%,占投资总额79.8%,下拉投资27.8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项目完成投资占投资总额52.5%;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同比增长64.1%,占投资总额20%,拉动投资增长6.1个百分点。

新建项目拉动作用显著。1-12月,新开工项目79个,较去年同期多42个,完成投资同比增长7.1倍,拉动全市投资增长34.6个百分点。

房地产市场稳步回升。1-12月,全市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31.6%。其中,住宅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64.4%。商品房销售面积3.5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6.6%。商品房销售额同比增长64.4%。房地产市场开发企稳回升,投资、销售实现双增长。

(五)消费市场基本稳定,旅游市场繁荣发展。1-12月,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29亿元,同比增长1.9%(全国3.5%、全疆2.0%、全州0.8%),总量居全州七县市三园区第2位,增速第7位。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2亿元,同比增长10.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3%;限额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67亿元,同比增长0.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7%。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5.38亿元,同比下降0.3%;商品零售额37.91亿元,同比增长2.2%。

12个主要商品类值“9增3降”。1-12月,限额以上12种商品类值中增长的9类商品合计占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8.2%,拉动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7个百分点。下降的3类商品合计占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8%,下拉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0.4个百分点。其中。石油及制品类消费拉动明显。10家限上成品油企业完成零售额4.29亿元(含中石油),同比增长20.4%,占限上零售总额64.8%,拉动限额以上社消零增长10.1个百分点;生活类消费持续增长。饮料类增长28.9%,烟酒类增长18.9%,日用品类增长18.6%,粮油、食品类增长9.3%。8家限上百货超市完成零售额1.5亿元,同比增长14.7%,占限上零售总额22.6%,拉动限上零售总额增长3.2个百分点。随着消费品以旧换新措施持续实施,带动汽车类和家用电器类消费快速增长。2024年全年汽车类零售额同比增长56.5%,家电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0.8%。住宿餐饮业收入下降明显。1-12月,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企业累计完成餐费收入4372万元,同比下降24.6%,下拉限额以上增速2.3个百分点。11家住宿餐饮业中有8家下降,3家小幅增长,其中:树军餐饮收入下降41.8%,降幅最大。

(六)旅游市场繁荣发展,对外贸易快速增长。据文旅局提供数据显示,1-12月,全市累计接待游客925.06万人次,同比增长12.7%;实现旅游收入63.08亿元,同比增长41.2%。其中,天池景区接待游客313.03万人次,同比增长17.8%;实现经济旅游收入15.65亿元,同比增长17.8%。据商工局数据显示,1-12月,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1.32亿美元,同比增长21.2%。其中:出口额0.05亿元,同比下降53.5%;进口额1.27亿美元,同比增长30%。

(七)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下降,道路运输业下滑明显。1-12月,43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3.09亿元,同比下降23.1%。9个行业大类中,房地产业、水上运输业、其他服务业、公共设施管理业、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5个行业营业收入实现正增长,同比分别增长45.8%、30.4%、11.4%、10.6%和5.6%,合计拉动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2.7个百分点。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道路运输业、装卸搬运和仓储业、商务服务业4个行业营业收入负增长,同比分别下降56.2%、47.2%、35.6%和1.4%,合计占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的69%,下拉规上服务业增速25.8个百分点。其中,道路运输业下拉最为明显。1-12月,全市规模以上道路运输业20家,完成营业收入7.12亿元,同比下降47.2%,下拉规模以上服务业增速21.2个百分点。

(八)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较快增长,金融市场总体平稳。1-12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72亿元,同比增长20.1%(全疆10.5%、全州10.1%),总量居全州七县市三园区第3位,增速第1位。其中,税收收入14.3亿元,同比增长4.8%,非税收入9.42亿元,同比增长54.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5.95亿元,同比增长12.6%。金融存贷保持平稳。据金融部门数据显示,1-12月,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98.02亿元,同比下降1.9%;各项贷款余额326.61亿元,同比增长20.3%。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小幅回落,贷款余额持续增长。

三、存在的问题

(一)重点行业支撑作用减弱。化学行业和有色金属冶炼两大主导产业是全市工业重点行业,存在各类风险考验。一是大宗产品价格持续下跌,影响化学行业连续两个月负增长,下拉工业增速0.1个百分点。12月,碳化钙(电石)价格同比下降17.7%,PVC下降11.3%,三胺价格下降20.7%。从市场需求看,电石、PVC、水泥、钢材等市场需求疲软,价格走低,重点行业增长乏力。

(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同比下降。一是从投资结构看,投资过度依赖新能源、煤层气、灾害治理等能源类项目,以上项目2024年完成投资占全市投资总额77%;二是从建设性质看,续建项目占投资的88.3%,投资后劲乏力;三是从项目进展看,前期手续进展缓慢,仍有5个项目未开工,不能充分释放有效投资。

(三)消费市场快速回升仍存压力。按照《批发和零售统计报表制度》分类看,涉及零售业态的商品分类共有18个类值,目前我市限额以上零售企业仅占12类,缺少金银珠宝类、五金电科类、体育娱乐用品类、书报杂志类、中西药品类、家具类;从行业类型看,结构还不够合理,成品油、百货零售占比高达87%,多点支撑的消费格局尚未形成;从消费业态看,旅游和消费融合不够。天池景区、五江温泉城、飞览天下、天山天池国际滑雪场等重点旅游资源带动消费不够,2024年天池景区日均接待游客约2.2万人次,留宿阜康的游客不足10%,带动消费不足。

四、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抓好重点企业稳定生产和助企纾困。一是聚力重点产业。对工业增加值占比达70%的化学行业、有色金属、新能源等产业为重点,精准做好做优服务管理,全力稳定PVC、烧碱等产品产量,释放精炼铜产能产量、保障增加值稳定增长,促进中电建、抽水蓄能等能源企业增加值快速增长;二是聚力重点企业。重点关注98家规上企业中贡献率超90%的31家产值超亿元、9家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保障各工业企业开足马力生产,释放产能潜力。认真落实领导帮扶企业包联制度,加强帮扶力度,助企纾困,点对点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提振工业企业发展信心。

(二)抓好项目管理和有效投资释放。一是发挥好项目领导小组作用,制定分解到月投资计划,倒排工期、责任到人,做到清单化推进、台账化落实。实施“挂图作战”,坚持每旬对项目前期办理、入库入统、投资量调度研判,实时跟踪进展,压紧压实各级责任;二是紧盯年度计划实施的72个重点项目,分类施策抓前期、重点攻坚抓开工,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推进中遇到的难点、卡点、堵点问题,确保重点项目加快建设,以便释放更多有效实物量投资。

(三)激发消费活力释放消费需求。一是用好国家提振消费专项行动、“两新”政策等机遇,加大汽车、家电等消费品以旧换新力度。全力推动促销活动常态化,鼓励引导各商贸企业开展跨行业合作,通过联合推出满减券、优惠券、体验券等方式,推动消费者在不同行业间流动,实现以点带面、扩大流通;二是充分利用中国传统节日和假日消费热潮,通过举办非遗文化、传统文化等传承展示活动,丰富国潮消费新业态,更好联通传统亲情文化与家庭消费场景,增强亲情消费体验,辐射带动餐饮、住宿等产业一体化提升,形成节假日精品活动经济连锁效应;三是丰富旅游业态,充分利用天池景区、滑雪场、五江温泉城、飞览天下等品牌旅游资源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拓展旅游带动消费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