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康市2024年1-11月经济运行分析
索 引 号 | FK020/2024-000189 | 主题分类 | |
名 称 | 阜康市2024年1-11月经济运行分析 | ||
文 号 | 发布日期 | 2024-12-20 13:15:23 | |
发文单位 | 阜康市统计局 | 发布机构 | 阜康市政府网 |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市委、市人民政府各项决策部署,不断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持续培育壮大增长动能,着力巩固拓展向好优势。1-11月,工业生产保持稳定,固定资产投资降幅收窄,消费市场持续改善,财政金融稳健运行,总体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向好态势。
一、经济运行特点
(一)工业生产稳定增长。1-11月,全市9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4%,增速比1-10月回落1.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加快2.1个百分点,低于全州(13.3%)2.9个百分点。
三大门类呈现全面增长态势。1-11月,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供应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147.6%、6.7%、47.7%,分别拉动规上工业增长1.5、6.3、2.6个百分点。 重点行业支撑有力。1-11月,全市21个工业行业大类中11个行业保持增长,增长面52.4%。8个重点行业(占比超过1%的行业)“6增2降”。增长的行业有:煤炭开采业增长217.1%,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62.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38.4%,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1.3%,炼焦行业增长12%,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0.2%,以上6个行业合计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53.2%,拉动规上工业增长10.9个百分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煤炭开采业累计贡献率达89.2%,贡献突出。增加值增速下降的行业有: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下降0.4%和25.6%,占规上工业42.7%,下拉规上工业增速0.8个百分点。11月当月,2个行业增速比10月回升,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增速分别比10月加快41.3、13.5个百分点。6个行业增速比10月回落或降幅扩大,其中:煤炭开采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速分别比10月回落11.4、52.4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炼焦行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降幅分别比10月扩大1.1、48.3、20.2、4.5个百分点。
三成工业产品产量实现增长。1-11月,在统计的42种主要工业产品中,10种产品产量实现增长,增长面23.8%。增长较快的有熟肉制品产量同比增长44.5%;电解镍增长37.6%;合成氨增长25.1%;番茄酱增长20.1%;化学试剂增长18.2%。
七成大宗工业产品价格下跌。在统计的11种大宗工业产品中,8种产品价格同比下降,下降面72.7%,分别是电石、PVC、电解镍、碳素、钢材、水泥、烧碱、小麦粉,分别同比下降16.7%、14.2%、12.5%、11%、9.9%、4.3%、3.3%、1.3%;价格上涨的有精炼铜和电解铝,分别同比增长12.3%和9%。
能源消费持续下降,节能降耗成效显著。1-11月,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同比下降1.4%;规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0.7%,能源消耗总量和单耗呈“双下降”态势。
主要能源产品产量“3增3降”。1-11月,原煤产量同比增长80.7%;焦炭增长3.1%;发电量增长19.1%,其中,新能源发电量增长37.4倍;火力发电量下降1.6%。新能源发电量占规上发电量17.8%,占比较去年同期提高17.2个百分点。下降的主要产品有:洗精煤下降18.5%;天然气下降30.3%;热力下降0.4%。
(二)固定资产投资降幅收窄。1-11月,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9.1%,降幅较1-10月收窄6个百分点,低于全州(18.2%)27.3个百分点。剔除新能源项目,1-11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46.4%。
第三产业带动有力。第一产业完成投资同比增长39.9倍,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完成投资同比下降19.8%,下拉投资17.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同比增长90.9%,拉动投资增长8.6个百分点。
新建项目拉动作用显著。1-11月,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同比增长7.4倍,拉动全市投资增长36.1个百分点。
工业投资增速回落。1-11月,工业投资同比下降19.8%,低于全部投资10.7个百分点,下拉投资增速17.9个百分点。分门类看,采矿业投资增长403.4%,制造业投资增长6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下降42%,主要受新能源项目影响下拉工业投资增速回落。
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增势良好。1-11月,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同比增长7%,拉动投资增速4.4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74.2%;民间投资同比下降36.5%,下拉投资增速13.5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25.8%。
房地产投资、销售面积保持双增长。1-11月房地产开发项目完成投资1.71亿元,同比增长155.2%。其中,住宅完成投资1.36亿元,同比增长216.2%;1-11月,全市完成商品房销售面积3.2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30.8%,商品房销售额1.28亿元,同比增长159.8%。
(三)促消费政策落地显效,消费市场稳步运行。1-11月,完成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9亿元,同比增长5.1%,增速较1-10月回落0.7个百分点,高于全州(-1.7%)6.8个百分点。
基本生活类增势良好。1-11月,从基本生活类商品看,饮料类商品零售同比增长99%;日用品类增长28.3%;粮油食品类增长20.1%;烟酒类增长12.5%;化妆品增长2.3%。从升级类商品看,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同比增长100%。
汽车类商品“以旧换新”成效明显。1-11月,全市积极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州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汽车类以旧换新政策的落地显效和各类促销费活动的持续加码,限额以上汽车类零售额同比增长65.8%,拉动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0.5个百分点。
(四)旅游市场收入向好。据文旅局提供数据显示,1-11月,全市累计接待游客889.66万人次,同比增长15.8%;实现旅游收入60.78亿元,同比增长46.1%。
(五)对外贸易略有回落。据商工局数据显示,1-11月,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37.6%,较1-10月回落47.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额同比下降49.3%;进口额同比增长48.5%。
(六)服务业营业收入下降,道路运输业下拉明显。1-10月(错月统计),43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9.03亿元,同比下降22.2%,降幅较1-9月收窄2.3个百分点,但仍处于负增长态势。9个行业大类中,房地产业、水上运输业、公共设施管理业、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其他服务业5个行业营业收入实现正增长,同比分别增长998.1%、30.3%、16.1%、11.1%、6.2%,合计占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的32.3%;装卸搬运和仓储业、道路运输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商务服务业4个行业营业收入负增长,同比分别下降55.8%、47.1%、35.2%、2.8%,合计占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的67.7%。其中,道路运输业下拉最为明显,1-10月,全市规模以上道路运输业20家,完成营业收入5.77亿元,同比下降47.1%,下拉规模以上服务业增速21个百分点。
(七)财政收入承压增长,金融市场稳健运行。据财政部门数据显示,1-11月,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8.36亿元,同比增长2.1%,增速比1-10月回落2.8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13.56亿元,同比增长8.1%,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73.8%;非税收入4.8亿元,同比下降11.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0.72亿元,同比下降0.4%,降幅比1-10月收窄0.5个百分点。
金融供给保障有力。据金融部门数据显示,1-11月,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03.65亿元,同比下降0.6%;各项贷款余额317.08亿元,同比增长19.9%。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小幅回落,贷款余额持续增长。
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工业增速持续回落的态势未得到遏制。受市场需求不足、部分工业品价格下跌、部分行业产能未完全释放等因素影响工业增速持续回落。一是在统计的42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仅10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增长面不足三成。从重点产品看,1-11月,精炼铜、PVC、碳素产量持续回落,同比分别下降11.3%、1.2%、1.6%,较1-10月分别回落5.9、0.1、0.4个百分点;从重点行业看,1-11月,有色金属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2%,自6月开始连续5个月下降,11月当月同比下降85.4%,环比下降88.8%,增速大幅度回落;化学行业增加值同比下降0.4%,自8月开始连续4个月回落,11月首次出现负增长。二是受大宗工业产品价格持续下跌,影响企业产值和营业收入减少,企业生产动能减弱。11月,碳化钙(电石)价格同比下降16.7%,PVC下降14.2%,三聚氰胺下降22.4%,烧碱下降3.3%,化学行业产值较同期减少10.54亿元,营业收入减少6.6亿元。三是有色金属行业受检修影响增速大幅回落,11月电解铜产量同比下降96.7%,环比下降97.5%;四是产能释放不足。1-11月,钢材产能利用率62%,电解镍64%,玻璃74.6%,精炼铜74.7%,焦炭78.3%,部分企业产能没有完全释放,制约工业经济增长。
(二)投资总额不及预期。一是重点领域增长乏力。1-11月,工业投资同比下降19.8%,下拉投资17.9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同比下降36.5%,下拉投资13.5个百分点。其中,民间投资随着重点项目竣工投产,本年完成投资下降87.1%;基础设施投资同比下降34.1%,下拉投资29.8个百分点;二是受用地报批、电力接入、市场价格整体下滑等因素影响,新能源项目投资不及预期。
(三)消费市场增长动力不足。一是石油及制品类消费低迷。9家限上成品油企业(不含中石油)完成零售额同比下降12%,下拉限上增速3.5个百分点。2家燃气企业实现零售额同比下降72.95%,下拉限上增速2.2个百分点;二是住宿餐饮消费下滑。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企业零售额同比下降23.2%,下拉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速4个百分点;三是景城互动不够。天池景区、五江温泉城、飞览天下、天山天池国际滑雪场等重点景区与城区旅游资源深度联动不够紧密,2024年天池景区日均接待游客约2.2万人次,留宿阜康的游客不足10%,带动城区消费不足;四是宣传力度不够。消费品以旧换新优惠政策宣传的力度、广度、深度不够,社会知晓度低,释放消费市场需求效果不明显。
四、相关建议措施
(一)全力推进工业提质增效。一是做好企业服务。持续落实好经济运行调度会机制,加强调度的频次,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企业保驾护航,支持重点已达产支柱企业继续达产增效;二是紧紧抓住铜、铝等有色金属需求旺盛,价格高位波动运行的有利契机,鼓励企业加大马力生产,充分释放产能,为工业经济后续发展增添动力;三是加大企业走访力度,了解生产经营情况,选择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的规下,建立升规入统培育库,以2024年已投产及2025年即将投产对工业增加值拉动较大的企业为主要培育目标,紧盯增加值率较高的新能源企业,强化指导服务力度,争取尽早实现升规,为工业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增长点。
(二)全力加快项目建设。一是紧盯自治区、州的重点项目,制定详细的推进计划和倒排工期计划,以项目建设带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大协调服务力度,强化要素保障,重点协调项目在立项、用地、林草、施工许可等阶段的困难堵点,积极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实际困难,争取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快速形成有效投资;二是督促专项债、中央预算内、援疆等政府投资项目加快推进,精准高效提高项目资金支付率。督促冬季施工项目加快建设进度和设备购置安装,形成更多实物工程量;三是全力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严格落实国家、区、州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实施工业企业技术改造,鼓励引导大中小微制造企业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提振企业投资信心。
(三)全力扩大内需激发消费市场活力。一是推进促消费政策落实,激发社会消费需求释放。加大对商超、住宿、餐饮、文化旅游等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二是重点扶持小微企业及吃穿用企业,对社消零指标负增长的企业实地调研,了解经营情况及困难,进行“一对一”服务,帮助企业促消费;三是丰富旅游资源,深入挖掘旅游文化,完善公园游园等配套设施,打造城区旅游休闲观光打卡点,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四是深度宣传阜康旅游,全面打造特色文旅品牌。与各类媒体深度合作,借助文旅推介官、网络达人等宣传传播力度加大对阜康旅游的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