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阜康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第2号议案的答复
索 引 号 | FK001/2025-000125 | 主题分类 | |
名 称 | 对阜康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第2号议案的答复 | ||
文 号 | 阜发改综〔2025〕11号 | 发布日期 | 2025-06-11 11:16:45 |
发文单位 | 阜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发布机构 | 阜康市政府网 |
徐建峰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优化营商环境 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议案》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持续优化政务环境。一是提升涉企服务质效。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和综窗改革,优化各项审批流程,进一步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推行全市行政审批服务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按照“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模式,在政务大厅设置 9 个分领域综合专区和 1 个无差别综合专区,完善无差别综窗和分领域综窗改造进程,除涉密、场地或检测事项外,其他事项已实现100%入驻到位,100%审批授权到位;加快数字政府建设,完善“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应用政务服务数字化平台,推动跨区域、跨层级数据共享,持续推进企业开办全程电子化登记,实现企业开办、纳税、社保等高频事项“一网通办、全程网办”;定期开展“营商环境体验官”“局长走流程”活动,各部门主要领导沉入办事窗口、融入办事流程,以企业和群众视角检视服务效能,对发现的个性问题立行立改;对共性难题深入研究,推动制度重塑与流程再造,实现从解决“一件事”到办好“一类事”,目前已有9个高频事项的部门“体验流程”12次,提出意见建议2条。二是组建服务企业专班。抽调自然资源、住建、科技等职能部门主要领导和业务骨干,成立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统筹推动园区企业高质量发展,针对园区部分企业落地后未办理厂房、办公楼等设施规划竣工验收、不动产手续的,交由相应部门按程序办理;对符合规划、环保等要求的企业,开通“绿色通道”,实行并联审批,加快不动产登记、施工许可等手续办理;对暂时不达标企业,组织部门上门指导,帮助制定整改方案,消除企业发展后顾之忧;在政务大厅组建涵盖发改、住建、自然资源等部门窗口工作人员的投资项目审批小组,进行企业项目梳理,全流程跟进服务,提高项目审批效率,目前已梳理2025年新建项目66个。三是畅通政企沟通。在各行业市场主体中设立19个营商环境监测点,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家代表担任营商环境义务监督员8名,收集市场主体对营商环境的意见和建议;优化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和解决问题机制,坚持“依法依规、热情周到、有求必应、注重实效”原则,通过多种方式与企业进行交流、了解情况、听取建议,稳妥精准推动解决民营企业反映的问题诉求;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开展“阜康市企业家日”活动,由工商联组织各商会定期召开行业交流会议,及时倾听企业诉求,推动政策制定与企业需求精准匹配;发布《阜康市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治公告》,专项整治在政务服务、涉企执法、政商交往等方面突出问题。今年以来累计走访联系民营企业及个体工商户322家次,收集并解决融资、行政审批等方面诉求和建议35个。
二、持续优化市场环境。一是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全面推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告知承诺制”,实现“非禁即入、一表申请、限时办结”;采取“政策文件起草机构审查与特定机构程序把关相结合”和第三方评估模式,清理地方保护、隐性门槛等限制公平竞争的政策,保障各类经营主体能平等参与市场经营活动、公平获得各类生产要素,2025年以来审查新出台涉及市场主体活动政策措施9份,提出修改意见的有4份;加大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力度,聚焦重点领域、行业和商品,开展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查处虚假宣传或引人误解的商业行为,2025年以来打击违规违法行为3起。二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人才聚集。聚焦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全环节,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深入合作,持续推动各类创新平台创建,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应用,同时充分发挥对口援疆省市作用,从项目、人才、资金等方面开展合作;邀请专家深入企业调研,研究创新关键节点、攻关重点任务,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意见建议,2025年以来帮助企业精准申报技术创新指导、节能减排等资金累计兑现320余万元;大力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梯度培育,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2024年全市立项自治区、州科技计划项目28项,其中民营企业承担的项目占比达64%。三是推动金融创新与政策协同。加强新疆融资信用服务平台、融e乐商贷等线上融资平台的推广应用,持续提升信贷便利化水平;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组织银行机构主动走访联系市域内经营主体,摸排融资需求,目前已为670家经营主体提供融资支持19.5亿元;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效应,进一步优化融资担保体系,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对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的融资担保费率在1%以下的,财政按照当年新增担保额的1%给与补助,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三、持续优化法治环境。一是强化法治政府建设。完善党政负责人述法制度,创新网络述法模式,通过“阜康零距离”、抖音直播和微信视频号进行网络直播述法,构建政府与企业和群众之间的新型互动桥梁,推动法治建设与公众监督深度融合,今年以来已走进网络直播间直面法治领域“急难愁盼”问题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有26位;建立涉企案件“绿色通道”,推行知识产权纠纷快速裁决机制,缩短案件审理周期。二是优化行政执法监管模式。实施“双随机一公开”与信用分级分类监管结合,在阜康之窗政府网站公布抽查任务和检查结果,依托自治区信用监管系统将全市市场主体按照区域、行业、重点领域分为ABCD四类级别,对守信企业合理降低抽查比例和频次;推行“扫码入企”检查,推动“计划外无检查”、“综合查一次”等涉企检查制度,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营造“无事不扰、有事服务”的良好营商环境。三是施行有温度的执法。建立轻微违法行为容错纠错机制,落实包容审慎监管制度,明确“免罚清单”;大力推行服务型执法,让“服务跑在监管前,服务贯穿执法中”,主动向企业送政策、送法律,加强帮扶指导,让企业充分享受改革红利,集成质量管理、标准引领、计量检定、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服务“组合拳”,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2025年以来累计作出行政指导79次,行政约谈65户次,行政告诫56次,普法宣传9次。
分管市领导审核签字:
阜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5年6月11日
(联系人:周伟 电话:18139028878)